费,第一发明人分了 20 万,第二到第四发明人各分了 5 万,这不仅是钱,更是‘成果转化能力’的证明,评职称时比单纯的论文管用多了。”
李建军听得频频点头,当即就给小张打了电话:“你明天跟我去查新中心,咱们这专利得抓紧报,对你保研、我评职称都好!” 电话那头,小张的声音透着兴奋:“谢谢李老师!我之前还担心保研没竞争力,有了这专利,我心里就有底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建军的团队忙得脚不沾地:查新中心出具了 “未见相同或相似专利” 的报告,专利事务所帮他们修改了 3 版权利要求书,王芳还协调学校财务,先垫付了 3800 元的专利申请费(学校规定,授权专利的申请费能报销 80%)。10 月底,他们的 “智能液压控制系统” 终于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来了《受理通知书》。
“这下第一步算走完了。” 王芳拿着通知书,对李建军说,“但你别以为这就结束了,明年项目结题满 1 年,咱们还得报科技奖励,到时候这专利可就是‘敲门砖’。”
二、科技奖励:科研成果的 “试金石” 与 “晋升梯”
时间转眼到了次年 11 月,李建军刚上完课,就收到了王芳的微信:“李老师,你去年结题的项目该报省科技奖了,材料我都帮你整理得差不多了,明天来科技处一趟。”
“科技奖励还得专门报?我还以为专利授权了就够了呢。” 李建军赶到科技处时,王芳正对着一摞申报材料忙碌。
“差远了!”王芳一脸严肃地指着桌上的《省科技奖励申报指南》说道,仿佛那本指南是她的“圣经”一般。
她接着解释道:“专利和奖励虽然都与科研成果有关,但它们的本质却截然不同。专利更侧重于对成果的保护,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种了一亩好麦子,专利就是给这亩麦子围上一道坚固的栅栏,防止别人未经授权就擅自使用你的成果。而奖励则是对成果的认可,就像给这亩麦子评个‘优质品种’的称号一样,只有获得了这个称号,你的麦子才能在市场上卖出高价,别人才会愿意与你合作。”
说罢,王芳翻开申报材料,开始逐一向我解释其中的要点。
“首先,申报时间非常重要。科研项目结题后必须满 1 年才能申报奖励,太早申报的话,成果的应用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评委们可能会对你的成果持怀疑态度;但如果太晚申报,超过 3 年就不能再申报了,那可就太可惜了。你这个项目去年 10 月结题,今年 11 月报正好符合要求。”
“然后是奖励等级,这直接决定了成果的‘含金量’。” 王芳画了个金字塔:“最顶层是国家科技奖,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是评院士的‘硬指标’,咱们学校的周院士,2019 年就是靠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评上的。中间层是省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