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务实之举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漠北平定,国势日隆,我辈岂能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祖宗之法,当取其精髓——维护大明一统!
而非拘泥于形式,若事事以祖制为圭臬,那朕和诸卿,不如都去凤阳给祖宗守陵算了,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
这话说得更重了,直接点明了“祖宗之法”
也要与时俱进。
陈镒老脸一红,差点被皇帝怼的憋出内伤,站在那里呐呐不敢再言。
朱祁镇重新坐回龙椅,语气不容置疑:“所以,乌斯藏之事,势在必行!
此次其主动送上门来,正是天赐良机,他们不是要来朝拜‘文殊皇帝’吗?好啊,朕就让他们好好朝拜!”
“传旨:第一,接待规格,按胡卿所拟最高级别执行,场面要做足,要让他们感受到大明的富庶、强盛和天威!
第二,沿途所经重要州府,尤其是西安、成都等地,安排驻军操演,火器展示,让他们看看我大明军威!
第三,使团抵京后,朕将亲自接见,地点……就定在新建的‘寰宇同辉殿’(这是朱祁镇搞的新地标,象征天下一统)!
接见时,除常规礼仪,安排翰林院选派饱学之士,向其宣讲《大明律》之精髓,尤其是关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根本大义!
同时,详述北庭都护府设立后,漠北各部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盛况!”
这招就狠了!
一边给足面子享受最高待遇(糖衣),一边展示肌肉进行武力威慑(炮弹),一边灌输“大一统”
思想洗脑(核心),一边用漠北的成功案例画大饼(诱惑)!
组合拳打得相当溜!
“第四,”
朱祁镇的目光变得锐利,“也是最重要的!
在接见和后续的‘恳谈’中,朕会亲自向他们提出:大明将仿照北庭都护府旧例,设立‘乌斯藏宣慰使司都指挥使司’(简称乌斯藏都司)!
作为朝廷在乌斯藏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指挥使由朝廷直接委派重臣担任,常驻拉萨(唐代拉萨称“逻些”
)!
三大法王、五大教王、帕木竹巴阐化王、藏巴汗等首领,皆须接受都司节制!
其现有领地、属民、僧兵,朝廷予以承认,但需登记造册,报备都司!
其承袭、更替,需报请朝廷批准,由皇帝敕封!
乌斯藏内部纠纷,由都司会同各方调解仲裁,不得擅动刀兵!
同时,朝廷将逐步在要地设立卫所,派驻少量精锐驻军维持治安,保护商路,并选派通晓藏语、了解藏情的官员入都司及各要害之地担任流官,负责税收、司法、驿站管理及与朝廷联络事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条,就是朱祁镇改革的核心!
设立“乌斯藏都司”
,名义上保留各势力的地盘和头衔,但将最高管理权、人事权、司法仲裁权、军事控制权牢牢抓在朝廷手里!
这相当于给乌斯藏套上了一个中央直辖的“紧箍咒”
,虽然初期可能比较松,但只要套上了,就有收紧的可能!
这比直接废除册封、强行设省要温和得多,但也比原来的羁縻政策强硬了无数倍,是在不动声色地挖掉地方割据的根基!
大臣们都在消化皇帝这庞大而精密的计划。
虽然仍有疑虑,但不得不承认,陛下这套组合拳,既有雷霆手段(展示武力、设立都司),又有菩萨心肠(保留头衔、尊重习俗、渐进改革),还充分利用了对方的宗教心理(文殊皇帝光环),考虑得相当周全。
比他们预想中直接派兵平推或者粗暴废黜册封要高明得多,也更容易……嗯,忽悠住对方?
“陛下圣虑深远,臣等……叹服。”
王直终于开口,代表内阁表了态。
他看出来了,皇帝早就想好了且决心已定,计划也有可行性,再硬顶下去毫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