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体量庞大,且部分早期记录格式不统一,需人工校准。但两小时后,他们仍提交了首批可疑名单——三人曾在不同时间段多次访问被屏蔽的境外服务器,一人曾在危机期间擅自修改设备认证密钥。
林晚将四人信息标红,暂不处理,仅加入持续观察名单。
整个上午,指挥中心的信息流始终处于高位运行。林晚坐在主位,不断切换界面,协调各组进度。她中途喝了半杯水,吃了两片药压住隐隐发作的头痛——这是使用“心灵洞察之镜”的代价,但她没让任何人察觉。
临近中午,一份紧急反馈跳出:两名市场组成员对当前策略提出异议,认为应尽快对外发声,以示联盟掌控力。否则公众迟早会察觉异常。
林晚接通内部频道,声音冷静:“现在发声,等于告诉对方我们知道他们在看。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以为我们毫无察觉,直到我们准备好为止。”
她挂断通讯,转向老陈:“技术层面,能不能做到完全隐藏资源调配痕迹?”
老陈思索片刻:“可以伪装成例行维护调度,把新增任务包装成常规演练的一部分。但我们的人心里清楚,这不是演习。”
“只要动作不露破绽,情绪可以藏住。”她说,“记住,我们现在拼的不是速度,是稳定性。”
下午三点十七分,北区变电站监测系统再次弹出提醒——第八次脉冲信号准时出现。
林晚看着时间戳,脸上没有丝毫波动。她打开记录表,在最新一行填入数据,然后关闭弹窗,仿佛那只是一次普通的系统提示。
五分钟后,科研组提交第二批资料,新增五个与“新港资本”存在间接关联的企业实体。林晚将其全部导入分析模型,设定自动关联追踪。
市场组完成信息发布模板分级设计,分为安抚型、预警型、澄清型三类,每类配备三套文案。她审阅后批准存档。
调查组确认三人无直接外部联络证据,但其中一人近期频繁接触后勤保障部门,存在权限扩散风险。组长已安排专人盯防。
林晚在系统中标记“第一阶段调配完成”,随后在内部通讯频道发布通报:
“我们不急,但他们已经在怕。”
消息发出后,她靠向椅背,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屏幕左侧,科研组的任务进度条正缓慢推进,显示“金融案例整合:47%”。
老陈站在操作台前,正与两名技术员讨论数据清洗方案。他的声音不高,但语气坚定。
组长穿过走廊,带着两名安全部队成员走向档案室,准备启动下一轮实地核查。
林晚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根进度条上。她没有下令加快,也没有询问细节,只是静静等待。
终端忽然震动,提示科研组上传了一份附加说明:在七年前的一起并购案中,发现与当前脉冲信号时间高度相似的日志记录,虽未被当时系统捕捉,但备份文件中残留了部分时间戳片段。
她点开附件,放大那段模糊的时间数据。
六点十七分。
和今天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