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片刻,屏幕上的代码段依旧静止在那行冗余指令处。她没有移开视线,而是将整段脚本重新加载进分析窗口,设定为高频扫描模式。系统开始自动比对全球范围内相似结构的初始化行为。
苏悦从侧屏前抬起头,“科研组刚传回补充数据,那三个东欧数据中心的电力调度记录有异常波动,集中在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
“不是偶然。”林晚轻声说,“它们在同步运行某种高耗能任务。”
她调出市场监控系统的接入界面,输入权限密钥。画面切换瞬间,资金流动的热力图铺满右半屏。成千上万条交易路径如细密蛛网般交织,颜色深浅代表资金密度,红色区域集中在加勒比和南太平洋的几个离岸金融中心。
“把时间轴拉到过去七十二小时。”她说。
数据流迅速回滚。几秒钟后,一组密集的资金注入动作浮现出来——九家不同国家的企业几乎在同一分钟内接收了来自不同空壳公司的转账,金额不等,但资金来源均经过至少五层信托嵌套。
林晚放大其中一条路径,追踪至第三层中转账户时,系统提示:“原始Ip遮蔽,代理跳转次数超过监测阈值。”
“又是这样。”她低声说。
苏悦走近一步,“要不要启动跨境金融协查通道?虽然流程慢,但至少能拿到部分合规报文。”
“不行。”林晩摇头,“他们走的是合法通道,每一笔都符合反洗钱申报标准。真要走正式程序,等我们拿到文件,这些账户早就注销了。”
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笔终点上——开曼群岛的一家托管基金,名为“北纬十八号资产管理”。这已是第十六次出现在回流路径末端。
“这不是融资,是调度。”她说,“他们在给某个节点注入资源,节奏统一,方向一致。”
苏悦快速记录下关键词,“需要我通知市场组调整模型参数吗?”
“已经晚了。”林晚敲击回车,将此前设定的三项过滤规则激活,“现在才改,只会漏掉更多。让他们把所有使用‘迅联支付’作为结算通道的交易单独标记出来。”
“为什么是这家?”
“因为它最近三个月服务的企业里,有七家都更新过底层架构。”林晚指向主屏一侧的技术拓扑图,“技术同步,资金同步,连支付接口的选择都在趋同。这不是巧合,是统一部署的一部分。”
话音未落,系统警报响起。首批高危交易簇已完成初步聚类,共识别出二十七笔异常流转,涉及六种货币、九个司法管辖区。其中十六笔最终指向同一托管基金,且每笔回流时间间隔精确控制在四小时以内。
“太规整了。”苏悦皱眉,“像是按固定周期执行的任务。”
林晚没答话。她站起身,走向远程通讯终端,接通市场组负责人视频请求。对方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女性,常年负责跨境资金建模,说话节奏稳定,极少带情绪。
摄像头亮起的瞬间,林晚凝视她的眼睛。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对方脑海中最清晰的画面是一张未提交的内部预警报告,标题写着《关于多国企业资本异动与技术更新耦合性的初步推论》。紧接着浮现出一段思维片段:“这种级别的协同不可能由企业自发完成……背后一定有中枢在指挥调度。”
林晚收回视线,轻微晃了下头。这是今天第二次使用能力,太阳穴传来一阵闷胀感。
“你们已经有判断了。”她说,“不用再验证是否异常,现在只需要确认它的运作规律。”
视频那头沉默两秒,“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资金不是用于经营,而是维持某个系统的运转。每次注入,就像一次续费。”
“那就查续费周期。”林晚说,“找出每一次注资的时间锚点,看是否有固定触发条件。同时逆向追踪每一家接收方的企业变更记录,特别是法人替换、股权结构调整这类非业务性变动。”
命令下达后,她回到主控位,将新一批数据导入全局图谱。技术拓扑与资金热力图叠加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