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引导怀疑。
“他们在调整策略。”林晚低声说,“避开关键词检测,改用暗示性语言。”
苏悦立刻反应过来:“启动AI情感模型,识别潜在敌意账户群组。”
系统重新加载规则库,加入语境权重与历史发言比对功能。半小时后,第一批“灰名单”生成,共包含二十三个高风险账号,其共同特征是频繁参与敏感话题讨论,但从不直接发声,只通过点赞和转发放大特定观点。
“这些人不是水军。”林晚看着它们的行为轨迹,“是训练过的引导者。他们的任务不是制造噪音,而是塑造氛围。”
苏悦握紧笔:“要封吗?”
“暂时不动。”林晚摇头,“打草惊蛇只会让他们换壳更快。让系统持续记录他们的互动模式,等连成完整网络再一并处理。”
天色渐亮,指挥中心的灯光自动调暗。新的一轮值班人员进入岗位,与前夜团队交接。
林晚参加了早间例会。她逐一听取各小组汇报,期间三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确认核心成员的心理状态。没有人动摇,也没有人轻敌。每个人都知道,这场对抗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关于话语权的争夺。
“守住这一环,我们就掌握了解释权。”她在会议结束时说道。
上午八点整,首份舆情简报生成。数据显示,过去十二小时内共拦截高危信息十七条,封禁关联账号四十二个,其中七起成功阻断于萌芽阶段。舆论整体态势处于可控区间。
林晚拿起打印的文件,转身走向相邻会议室。她脚步未停,手中文件夹边缘微微翘起一角,上面贴着一张便签,写着“跨部门协调会——九点准时开始”。
苏悦目送她离开,低头看了眼自己的终端。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新通知:某个刚被移入灰名单的账号,刚刚发布了一条动态。
内容只有八个字:“风起于青萍之末。”
她正要截图上报,却发现该账号已在三秒内自行删帖。
林晚推开会议室门的时候,手边的加密通讯器震动了一下。她没停下,也没回头,任由提示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响了两声。
门在她身后合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