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通讯器的震动停在第三声时,林晚的手指已经划开了终端屏幕。她没有回头去看那条未读信息,而是直接调出了灰名单账号的行为日志。会议室的门还关着,桌上的文件夹边缘翘起一角,便签上“九点准时开始”的字迹已经被她用指甲轻轻压平。
屏幕上跳转的数据流里,两个账号的通信路径出现了短暂断层。不是系统延迟,也不是信号丢失,而是在某个节点上被人为切出主通道,转入了加密中继。这种操作需要特定权限和本地接入设备支持,普通水军根本接触不到。
她把这段记录单独框选出来,标注为“异常跃迁”,同步推送到调查小组的专用频道。三秒后,耳机传来接通确认音。
“目标变更。”林晚的声音很稳,“放弃原定舆情反制计划,启动‘深线’调查预案。第一组以商业咨询名义接触三家离岸控股企业,第二组跟进资金跨境痕迹,行动代号‘穿网’。”
指令下达的同时,她打开了“心灵洞察之镜”。这一次,她凝视的是苏悦的眼睛。
画面浮现的瞬间,她看到的是昨晚两人通话结束后,苏悦坐在书桌前翻查旧资料的画面——一张境外注册公司的股权结构图被反复放大,角落里写着一行小字:“母公司注册地与去年数据泄露事件中的跳板服务器一致”。
这不是巧合。
林晚收回视线,对苏悦说:“你之前查到的那个空壳公司,再往上报一层股东信息,我要实际控制人。”
苏悦点头,手指已经在键盘上敲击起来。几秒钟后,一份新的股权穿透图生成。三家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企业,在第四层控股结构中交汇于同一个海外信托基金,而该基金的管理方,是一家名为“诺维科”的瑞士律所分支机构。
“查不动了。”苏悦低声说,“这类机构通常只向监管机构披露信息,我们没有合法调取权限。”
“不需要他们给。”林晚将那份图谱导入分析模型,“用间接路径推演。找这三家企业在过去六个月内的共同服务供应商、物流合作方、第三方审计机构,任何能留下操作痕迹的地方。”
苏悦立刻明白她的意思。对方越是隐藏,就越会在细节上露出马脚。一次付款记录、一笔差旅报销、甚至是一份电子签章的时间戳,都可能成为突破口。
调查小组的第一组成员已经在路上。伪装成第三方尽调团队,分别前往三家企业的办公地点进行实地接触。他们的身份是某国际咨询公司的助理顾问,携带正式函件和预约记录,理由充分且难以拒绝。
林晚盯着主控屏上的定位光点,看着它们逐一进入目标建筑。每一步行动都有实时反馈,但她始终保持沉默,直到耳机里传来第一组成员的汇报。
“已进入A公司接待区,前台正在核对我们预约信息。”
“b公司方面称负责人临时出差,建议改期。”
“c公司允许我们参观公共展示区,但拒绝提供财务报表副本。”
林晚听完三条消息,立即判断出差异。b公司的回应太标准,几乎是模板化应对;而c公司虽然设限,却愿意开放部分空间,说明防备尚未完全拉满。
她调出b公司的监控录像回放,发现就在调查员抵达前十分钟,一名工作人员曾快速进出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个未贴标签的U盘。随后,前台电脑弹出了系统更新提示。
“他们在清理数据。”林晚对苏悦说,“通知第一组,改变策略。不要急于索取资料,先建立日常互动关系,争取二次拜访机会。”
指令刚发出去,主控屏突然跳出一条警报。b公司附近的一辆民用轿车在调查员离开后开始尾随,行车轨迹呈现明显跟踪特征。林晚迅速切换街道路面监控,确认该车辆在三个路口后失去信号——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主动驶入了盲区。
“换车了。”她低声说,“对方有反侦察经验。”
她立刻启用最后一次“心灵洞察之镜”,凝视耳机中传来的声音来源——那是负责指挥外勤的调查队长。画面闪现的瞬间,她看到的是队长脑海中正在复盘的撤离路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