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发初步的智能响应模块原型,重点测试其对隐蔽协同行为的捕捉能力;第三,设定灰度验证机制,在不影响现有系统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接入真实环境。”
“这需要临时调配算力资源。”负责人提醒,“而且高层未必愿意批准这种尚无明确成果预期的项目。”
“立项文件我会亲自提交。”林晚说,“你们只需要把技术方向定下来。名称我已经想好——‘哨链计划’。它不需要主动出击,只要能在关键时刻拉响警报。”
会议室气氛悄然转变。最初的疑虑仍在,但已被一种更务实的专注取代。有人开始讨论数据清洗标准,有人提出引入轻量级因果推理模型增强判断精度,还有人建议与运维组协调,预留测试沙箱环境。
林晚没有再说话,而是打开个人终端,进入项目管理界面。她在新建文档中输入标题:“哨链计划——认知级防御系统初步构想”,随后附上研讨会要点、数据支撑来源及阶段性目标清单。
屏幕右下角,时间跳至凌晨三点十七分。窗外,云都的夜色正缓慢褪去边缘,微光渗进玻璃幕墙,在地板上投下淡灰色的矩形。室内设备运转声低而稳定,信息流持续滚动。
她将文档状态标注为“待审议”,目光落在尚未闭合的关系图谱上。新增节点围绕空白中心排列,像一圈无声逼近的齿轮。手指轻轻敲击扶手,节奏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