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防寒条件没有现代优越,从地理角度看,中原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渤海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铁勒则是跨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亚热带四种气候。
尽管唐朝时期的平均气温比现代要高上5度,但是你让一个常年生活在南方的人,强制调离去北方,多少有点不仁德了。
因此,李治同意了宋真建议在这两处区域多造学堂,教育当地百姓汉文化。
从文化上进行民族融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太原王氏成立的教育集团一马当先,花费巨资在渤海国建立了数百所学堂,紧接着其他士族也跟了过去。
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些地方建学校,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利益,因为当地人没有列入科举选拔范围。
不仅可以提高家族声誉,说不定还能载入当地地方史,何乐而不为呢?
建学校也是一门生意啊,而且是光明正大的生意,有朝廷财政补贴。
有家族抱着在当地建立势力的想法,蜂拥而入。
只是地方就那么大,朝廷规定的学堂数量有限,迟到的人吃不上热豆腐,他们急死了。
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不仅武将想打仗,就连那群文臣也天天嚷着对外扩充疆域,比武将还催得紧。
整个朝堂,每个人都是好战分子,真是一件奇葩事情。
不止是建学校的利益,如今唐军征战八方,需要的士兵越来越多,都快不够用了。
从以前的六十万编制,短短五年,扩军到两百万。
一大堆士族子弟踊跃报名参军,一是福利好可以避税,二是打仗没有生命危险。
现在的唐军开打前,不跟你废话,先放一百轮炮,这个时代的国家谁特么顶得住啊?
神武卫轰完之后,然后将军下令,一群士族子弟怒吼着“冲啊!”,而不是“杀啊!”,谁跑在末尾,可是让家族蒙羞的。
基本上,士兵进城的工作就是收尸、俘虏、拿物资、收拾残局、安置当地百姓重建家园。
士兵增加,将军的名额也会随之增加,武将家族每天都像过年一样。
原本家族子弟晋升一个七品武将就要大摆宴席庆祝,现在好了,没五品都不好意思开席,怕被人笑话。
......
如今的安东都护府大都督是高侃,他与宋真曾一起征战过高句丽,是老熟人了。
“哎哟,小宋,这才多久没见,你都当宰相了。”高侃一见面就是热情的大拥抱。
都是武将,可以说得上粗人,称呼名讳是不在意的。宋真比他小三十岁,喊小宋很合理。
“高兄,好久不见!”宋真用力抱了抱。
“你要来辽东,怎么不提前知会兄长一番呢?”
“呃?不是发了函信吗?”
“有吗?”高侃一愣,他赶紧跑回办公室翻看,还真让他找见了。
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神色有些尴尬。
“别说这个了,老弟,来,为兄带你去吃辽东美食!好好招待你一番!”
“哈哈哈,那就多谢高兄了。”宋真拜道,“不过,随我一起的,可是有三十人哦。”
“嗯?”高侃愣了一下,随后豪气的摆摆手,“无所谓,来一百个人,为兄都请得起!”
宋真是独自一个人进来府衙的,随行的亲朋好友以及侍卫都在外面。
他一家人一辆马车,王沐之和孩子们一辆马车,王勃和宋若水一辆马车,剩下两辆马车是二十五个侍卫坐的,行驶在首尾。
马车自然不是一般的马车,坐十个人绰绰有余。
“见过高都督。”崔梦竹一手拉着一儿一女,微微行礼。
高侃打量了一番,疑惑问道:“这位就是弟妹?那个画国夫人?”
“是的。”
高侃目光下移,被宋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