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读完一遍,又忍不住从头再读一遍,这才依依不舍地将信纸折好,交给周嬷嬷收进匣中。
“好孩子,辛苦你了。”
老太太拉过楚明烛的手,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还没用晚膳吧?陪祖母一起吃些。”
席间,老太太特意吩咐小厨房做了几样楚明烛爱吃的菜。
虽然都是清淡口味,却样样精致可口。
楚明烛确实饿了,连着吃了不少。
想起今日在宫里太后说的那番话,楚明烛终于忍不住问道:“祖母既然这般牵挂太后娘娘,为何不直接进宫与太后当面叙旧?今日孙女儿见太后娘娘也是十分想念您的。”
老太太放下筷子,轻轻叹了口气:“你父亲是我一手教导出来的。”
她的声音很轻,缓缓道:“我很清楚,他的为官之路,至多也就到这个地步。
可我也知道他不甘于此,还想往上爬,若是让他知晓我与太后娘娘的这层关系,必定要借题挥。”
她端起茶盏,却没有喝,只是望着杯中荡漾的涟漪:“为官做人,须知小满胜万全的道理。
能力不足的时候,要得太多,贪得太满,一不小心就会满盘皆输。”
老太太的目光飘向窗外,仿佛穿透了沉沉夜色,看到了很远的地方:“如今能这样与太后书信往来,我已经很知足了。”
沉默良久,她又轻轻叹了口气,这一次叹息中带着难以化解的惆怅。
楚明烛轻声问道:“祖母可是还有什么烦心事?”
老太太回过神,眼中泛起追忆的神色:“想起一个故人罢了,祖母从前有个丫鬟名叫玉珠,从小和我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谢家出事后,我偷偷把卖身契还给她,逼着她独自离开……”
她的声音沙哑,缓缓道:“那时形势所迫,我不得不赶她走。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也不知她流落何方,过得好不好……”
这番话让楚明烛想起方才躺在床上病怏怏的杏儿。
她与杏儿相处不过数月,就已经如此放心不下。
若是像老太太这样,与亲近之人分离数十载,音信全无,该是何等煎熬。
“祖母既然这般念着她,何不派人打听打听她的下落?”
老太太摇摇头,唇边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世界之大,人海茫茫,寻一个人岂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若是知道她过得不好,我又该如何?若是她过得很好,我的出现会不会反而扰了她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