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的模样,他便直接开口安排道。
“本官今日既然来了府学,自然要看看府学之中各位高才是否具备真才实学,本府学内的廪生由本官亲自监试。”
说着说着,叶轩墨便看到了府学的中央有一个高大的舞台,那应该就是府学用于辩论,讲学的地方了吧?
那舞台下也有一个广场,正好可以用来考试。
“本官认为那地方不错,而且今日天气尚可,便露天考试吧。”
众人一听叶轩墨的安排,自然没人反对。
所有的廪生摩拳擦掌准备在叶轩墨面前表现一番,只要能够借机入了叶轩墨的眼,那可真就是前途无量啊。
不久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宁波府学内的所有廪生全部坐好,都抬头看着高台上的叶轩墨,等待他出题。
“今日行程太紧,一切从简,帖经与墨义就算了,既然只是检查各位的功课情况,那便稍微简单些。”
说完之后,叶轩墨便在题板上写下题目。
“学而知之。”
很快,叶轩墨的题目便出现在一众学子的面前,看见叶轩墨的题目后,他们先在自己的脑海中稍微思考这题目出自何处。
此篇出自《中庸·卷二十之三》,原文应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大意为有些人天生就知道知识,有些人则是通过学习才知道知识,有的人是因为遭遇困顿而有所收获,虽然有三条途径可以获得知识,但是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
此时,这府学内的学子仔细分析叶轩墨出的试题,他们也猜测到了叶轩墨的用意。
这是在借此告诉他们,大家都是通过学习才获得的知识,不要因为稍有成绩便沾沾自喜,今后还要主动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也不要等日后遭遇困顿才想起学习。
想通叶轩墨给他们的暗示后,众人便开始思索如何解题,毕竟叶轩墨暗示他们的意思与解题可不是一回事。
解题有专门的解题思路,不能混为一谈。
叶轩墨望着台下奋笔疾书的学子们他的心中感慨万千。
自己这一路走来,除了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接二连三的贵人相助,若没有自己那位中举的堂叔,以自己家的情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读书呢。
若无读书的机会,也就没有机会结识自己的先生,若自己没有遇到先生,那恐怕就没有如今的自己了。
在叶轩墨内心无限感慨之时,已经有才思敏捷的学子交上第一份答卷。
台下监考的训导瞧见后,便打算从他的手中接过答卷送往叶轩墨的手中。
瞧见这一幕的叶轩墨便立即开口道。
“一并上来吧,首位交卷者自当有格外优待。”
这位学子听到叶轩墨的话语,他非常高兴的冲着叶轩墨行了一礼答谢道。
“学生张广德多谢叶司马。”
随后,张广德便随着府学训导一同来到叶轩墨的面前,随即他非常兴奋的将自己的答卷递给叶轩墨。
叶轩墨面色如常的接过答卷,仔细阅读后,他微笑着点头评价道。
“嗯,很不错,有此文采,乡试必定榜上有名,往后时日不可懈怠。”
张广德一听叶轩墨的点评,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文魁星说自己能中,那还有不中的道理的吗?
想到这里,张广德便朝着叶轩墨连连行礼道。
“学生今后必定加倍努力,刻苦钻研功课,必定不负叶司马所望!”
叶轩墨瞧见张广德这般举动,他微微颔首。
“大善。”
又过了一段时间,府学内所有学子的答卷都送到叶轩墨的案头。
叶轩墨非常认真的看完了所有人的答卷,并给他们每一个做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