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连接好拉火绳和拉火管。
拿起一个弹柄,将拉火装置装入弹柄,一段引出拉火绳,一段则露出一截拉火管。
为了使得火具固定在弹柄内,林深河在空隙里塞入纸片。
然后用小勺子将融化的沥青注入。
冷却之后弹柄就完成了。
最后,他把弹壳装在有钢制屏护的螺旋压机上,将弹柄慢慢的压入弹壳内。
然后用三颗螺丝钉将两者固定起来。
最后,他在接合的地方涂上一层沥青。
“ok,这就好了。”
林深河终于叹了口气说道。
在正式生产的时候,还要糊上防潮的蜡纸,再旋上手榴弹盖。
现在是纯粹的试验品,这些就不用了。
“装配起来太慢了……”
姜野说。
“实际生产的时候弹柄当然要另外设车间制造。”
白羽说,“只有总装成品的时候才能放在一起。
熟练之后装配的速度就不会慢。”
“杀伤效果怎么样?”
“很差。”
林深河说,“按照这个尺寸造出来的手榴弹,就算是装填的tnt,在美军看来也只能算是进攻手榴弹,26a1的tnt装药量可是它的三倍。
当初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干脆就叫木柄手榴弹是震撼手榴弹。
现在我们装得是黑火药就不用说了。”
当下手榴弹被运到靶场上,一个掷弹兵班已经在游老虎的带领下在这里待命。
林深河首先在原地随机引爆了几枚手榴弹,测试了延时速度:这种手榴弹的延时速度大概在4~5秒之间。
接着,就开始实弹投掷的测试。
掷弹兵们虽然从来就没有装备过木柄手榴弹,用教练弹投掷倒是经常的事情。
所以无需从新训练,直接开始投掷实弹。
为了向他们充分演示这种新武器的不同之处,游老虎首先投掷了两枚。
两枚都准确的起爆了。
接着,又换成掷弹兵,每个人投五枚。
预生产的六十枚手榴弹中有五十一枚引爆,九枚失效。
成功率相当高。
一般的掷弹兵,在立姿下平均能把手榴弹抛到60米之外。
这个距离差不多已经是火绳枪的有效射程了。
一想到敌人的火绳枪手刚走到有效射程就挨上无数的手榴弹,不管是哪一路人马恐怕都要崩溃了。
在杀伤威力上就有点乏善可陈了,有效杀伤距离不到10米。
而且铸铁弹壳的破碎度也不甚理想――黑火药的爆发力还是太弱。
“已经很好了。
起码是成了破片,没搞出一炸两半来。”
白羽说,“我们的军工水平比起根据地的老军工来说已经强太多了。
而且敌人是以密集队形徒步进攻,杀伤效果不会太差。”
这种手榴弹就以五式弹的编号投入了正式生产。
教导队开始对全体陆军军官和各步兵营的掷弹兵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
暂时手榴弹只装备到掷弹兵,批量大了之后再装备全体陆军。
林深河随即又让人搞了一批纸制的拉火管,这种拉火管是为炮兵准备的。
“有了这个,炮兵就不用火绳和点火杆了。”
林深河告诉张柏林,“直接把拉火管塞到点火孔里,接上拉火绳一拉就ok。”
这个虽然不算什么翻天覆地的大进步,也算是小小的改进。
但是林深河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他还要负责对陆军的野战炮兵部队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察和改进――特别是弹药上的改进。
因为战事迫近,何鸣已经命令立刻抽调炮兵教导队的部分人员和装备新建三个野战炮兵连,配合步兵作战。
其中二个是12磅加农炮连,一个是24磅榴弹炮连。
炮兵教导队按照林深河的建议,是按照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军编制编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