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开发的计划的报告,也就是所谓的“小十字路计划”
。
海南岛的开发史上,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提出要在全岛开辟“大十字路”
。
所谓大十字路,就是在环绕全岛的驿路的基础上,开辟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干道,横贯整个海南岛,不但大大缩短陆地行程,还能加强政府对海南岛腹地的控制和开发。
但是这个思路自宋元明清以来,始终未能实现,元代军队曾经抵达过五指山脚下,立碑为记,最终还是退回了沿海地区。
明代的道路一直修到了海南岛腹地的黎母山脚下,建立了水会千户所城,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
穿越集团的对海南岛的后续计划里,就有新版的“大十字路”
计划,而执委会目前要搞得,是在临高的小十字路计划。
中心思想也是通过修筑十字路加强对全县的实际控制力。
有了良好的道路,无论是物资、人员的流通,政令的贯彻还是军队的调动,都会变的非常便利,现代国家对基层和民众的强大控制力,正是建立在良好的道路和通迅网络的基础上。
小十字路计划不仅牵涉到对全县的控制,还关系到穿越集团对临高县的政治、经济和产业布局的规划。
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重头戏。
其规模仅次于文澜河流域综合治理。
小十字路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南北向横贯临高的道路已经被打通,公路从博铺一直延伸到了南宝。
博铺、百仞、南宝三个基地的由点到线再到面,不但将整个临高县一分为二,而且掌控了包括县城在内的文澜河两岸最适合发展的土地。
而且在实际上控制了临高县城。
这条南北向的干道不但直接从东门外的文水桥前通过,穿越集团还利用天地会承租学田的机会,修了前往西门的支路。
单道谦的下一步计划是为县城修筑环路――虽然这环路不过区区几百米而已,却能将县城周边的村落和土地完全置于掌控之下。
原先穿越集团就在文水桥畔设置了一座监视县城的炮楼,直接监视东门,现在在西门外又设立了学田庄,间接的又控制了西门。
以临高如此小型的城市来说,东门和西门被控制,南门完全处于视野之内,北门则不存在,全县已经完全一览无余。
邬徳准备以东门外的炮楼为核心,安置几十户移民,形成了一个新的设防居民点。
一方面是监视县城,另外一方面,也是保卫县城这个十字路的中间点――临高县城以其地理上的优势,是“小十字路计划”
中最佳的十字道路交汇点。
穿越集团给临高县城的未来地位是“全县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
。
未来准备在这里先设立一个大型的牛车货运中心。
为此已经在附近购置了若干土地作为牛群的牧场使用。
在更长远的规划里,文水桥畔将会建立一个大型的交通换乘中心,有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和文澜河的内河航运码头组成。
来到临高的旅客和货物,将在这里完成集散前往全临高,乃至全海南的各个地区。
通过县城的公路一直向南延伸到南宝,南宝镇的设置,除了能够的获取南宝山区的各种资源,也打通了和临高黎区的联系。
可以更方便的与黎区进行贸易,展开各种经济文化和宗教的渗透,以便彻底的消除黎区的潜在不安定因素。
穿越集团对南宝的定位,是:“黎区贸易的窗口和矿业林业产品的供应地”
。
至于百仞城,则是“制造业中心和政治军事中心”
。
博铺是“航运业、外贸业和化工中心”
。
控制南宝之后,穿越集团还将在南宝以北的加来地区正式建立第四个公社:加来公社。
加来洋是临高的四大田洋之一,是现代临高重要的农业区。
本时空的开发水平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