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过问学校建设就顺理成章了。
学校的模样还是很寒沧的,缺少建材所以没有围墙,倒是很符合“开放办学”
的思路,不过在本时空没有墙壁是相当危险的,梅晚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密密麻麻的竹篱笆竹子在这里很多,加工也容易。
“……到时候再沿着竹篱笆种一些爬藤的蔷薇科植物,几年下连来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靠近不了,就成了一道真正的天然‘铁丝网’了!”
梅晚介绍道。
大门很威严,用的是特意从百仞采石场采来的大石块,三门洞式的欧式建筑――据梅晚说是抄袭清华大学的大门的。
只是不伦不类的又在大门两侧添设了炮楼式的建筑。
门口已经挂上了四块牌子:“临高国民学校”
、“临高军政学校”
、“南海职业技术学校”
。
最后一块牌子则是“教育人民委员会”
。
萧子山问:“这怎么回事?”
“哦,吴南海答应从农庄的盈余农产品中拨给学生一些额外的食品。
所以算是投桃报李吧。”
胡青白赶紧说,“文总已经同意了。”
听说文总已经同意了,萧子山也不说什么了。
看到教育委员会的牌子也挂在这里,便说:“这里环境挺好,倒是个好办公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