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却听高阶之上,那位年少帝王轻轻一笑。
他这一笑,极淡。
淡得几乎不带情绪,也不显轻狂,然而其中却带着一丝奇异的从容。
他只淡淡开口,道:
“若——”
“朕手中,并非只有一个李安石呢?”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刹那寂静。
鸦雀无声。
一众朝臣纷纷抬首,满眼讶然与震惊。
萧宁的声音并不高,但这一句话,像是一道闷雷,在金銮之内滚滚炸响。
若还有好几个李安石?
几个?
这是什么意思?
是随口之言,还是有的放矢?
殿中众臣一时神情各异,或惊、或疑、或愕、或惧。
许居正怔了一息,随即皱眉道:
“陛下所言……可是虚语?”
霍纲亦惊疑道:“莫非陛下,尚有另辟贤才?”
一名资深御史忍不住低声喃喃:
“这世间还有几个李安石……?”
天子萧宁并未直接回答,只负手立于御阶之上,任晨光映在那身冕服之上,神情清明,语气却出奇的平静:
“诸卿以为,朝廷无人。”
“朕却以为,世上不缺人,只缺你们肯不用。”
“新党擅权多年,堵塞言路,庙堂之外,有多少才俊从未得登朝堂?”
“朕若只因他们‘无名’,便弃之不用,那朕与历朝之皇,有何异?”
他语声未高,然每一句皆带锋,犹如晨风破雾,刺骨而冷冽。
“朕若说,朕手中,还有三人,可立任三部之首,诸卿可信否?”
这回,群臣几乎屏息。
连许居正、霍纲、魏瑞三人,也都脸色骤然凝重。
他们不知该不该信。
因为若这话是真的,那便不是一场“意气之用人”,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布局”。
这少年天子,并非因王擎重请辞而一时起意,更不是为李安石一人孤注一掷,而是早有盘算,早有准备!
这等胆魄与谋略,不可小觑!
可若这话只是虚张声势,轻言托词……
那么,便是另一种危险——天子不识轻重,以妄言惊政,以少年之气强执朝纲。
谁也不知这句话的分量。
正因如此,这一句“还有几个李安石”,才在众人心头泛起无数波澜。
他们看着天子。
那位看似少年,实则自登基以来,处事步步有力、先后震新党、重整禁军、强推司礼之法、收回密谍司权的君王。
他没有笑。
没有辩解。
他只是说:
“若朕还有好几个李安石呢?”
这一句,像是把所有质疑、所有顾虑、所有不安,一举抛向风口浪尖。
这一刻,众人忽然意识到——
今日这场殿试,并非只为李安石之位。
而是天子向整个朝堂,投下的“问”,乃至“宣”。
李安石,是一张牌。
可在他身后——
或许还有更多张,尚未翻出。
萧宁静立高阶,衣袂无声,眸光中似藏星河。
那一刻,朝堂忽生异感。
金銮殿上,风声不动,旌旗未摇,静寂仿佛凝固在每一寸金砖之上。
殿中诸臣仍未从方才那句“朕若还有几个李安石”中回神。
这话,不啻于当头棒喝。
不是一句玩笑,更不像虚声恫吓——说这话的人,是君王,是真正能一言而动天下官制之人,是那坐在九五之位、刚刚罢去新党半朝重臣的萧宁。
而若这话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