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既有震撼。
又有敬服。
还有一丝深藏不露的战栗。
这一切,不是偶发之谋。
是通盘之局。
是少年帝王,稳坐朝纲,静看云起,一刀封喉的谋断。
许居正低声道:“我以为,他只是想动旧党,起新权。”
“可如今看来,他想的远不止于此。”
霍纲回头望着他,眼神茫然。
许居正低声续道:
“他想的,是掌控。”
“是整个朝堂的脉搏。”
“是朝臣一动,他便心知。”
“你以为你在下棋,他却早已经坐在对面,看清你每一子落点。”
魏瑞亦低声补了一句:
“且他有胆。”
“更有备。”
“你以为他在赌,其实……是你在赌。”
“他不过是在等你翻牌。”
许居正垂下眸子,掌中笏板再度紧握。
他忽然明白,今日这场局,并不只是对王擎重的一次击打。
也不只是一次中枢调换。
而是天子向全体朝臣,宣示——
他已知你们之心。
他也有自选之人。
你们可留,可走,朕皆可应对。
这是彻底的权力宣言。
霍纲喃喃道:“若不是今日亲见,我……都不信这是一位初登大位、还未理过朝政的天子。”
魏瑞轻声答道:“他不需要你信。”
“他只需——让你服。”
话音未落,许居正眼神一动,忽然注意到,殿中不少中立官员,已悄然低下头去,不敢与天子目光相对。
他们不说话。
也不表态。
可那神色中的敬畏、迟疑与收敛,却已然说明一切。
这场朝堂之变,虽无兵戎。
但……
已然胜负分明。
魏瑞轻声道:“今日之后……”
“怕是,再无人敢小觑陛下了。”
许居正没有答话,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复杂。
那是一种交织着敬意、惊叹、心悸的敬重。
不是对年纪。
是对局势的掌控。
是对“心中有数”的尊崇。
他忽然觉得,自己此前所有的担忧、劝谏、护局……
都落在了一个不需要他担忧的人身上。
——这个少年,已然长成。
长到足以一人扛起整个朝堂的风暴。
朝堂之上,寂然无声。
御阶下,众臣神色各异。
而在右列新党阵中,林志远却始终盯着那卷锦盒诏书不动,心跳之声仿佛轰鸣在耳,仿佛每一道封条都在自己心口上钉入一锥。
他心里明白,事情已经变了。
彻底变了。
当那十七封调任诏书展开的一刻,朝堂的主导权——便已彻底翻覆!
没人再敢说“天子年少”、无人再敢妄评“此子易控”。
那一纸纸调令,不只是补缺,而是宣战。
是天子对他们这场“抱恙示威”的正面回应!
不吵、不怒、不纠缠。
只以调人之实,一剑封喉!
他突然觉得脊背冰凉。
更觉得不寒而栗的是——
他们从未将此事告知外人,昨夜也仅仅是极少数新党心腹在场,分派今日不上朝之人,符折、理由、口供一应准备周全。
可今日萧宁不仅“应人而补”,更是在殿前直言“昨夜你们的行径”。
这意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