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是刚获大胜、士气巅峰,且由暾欲谷运筹、毗伽可汗亲率的突厥精锐。
删丹之地,两军对垒。
暾欲谷于中军遥望唐军阵势,淡然对部下言:“我乘胜而来,势不可当。杨敬述此时出兵,乃不得已而为之,军心未附,必败无疑。”
战局果如其言。突厥骑兵利用其高度机动性,不断试探、骚扰、分割唐军阵型。暾欲谷指挥若定,令旗挥动间,一部突厥军伴装败退,引诱卢公利一部深入,早已埋伏好的精锐骤然从侧翼杀出,瞬间切断了唐军联系。
唐军陷入重围,指挥失灵,各自为战。鲜血染红删丹草地,旌旗倒地。卢公利、元澄浴血奋战,身被数创,最终仅赖亲兵死战,方得脱身,狼狈逃回凉州。其所率州兵,几乎全军覆没。
删丹之战的惨败,如同一声丧钟,震响于河西走廊,也通过八百里加急,重重敲在长安的朝堂之上。
突厥大军在凉州外围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他们依照暾欲谷的策略,并不强攻坚城,而是大肆掳掠郊野的牛羊、财货。满载而归的突厥骑兵,欢声雷动,凯歌响彻云霄。
在凉州城头,杨敬述、卢公利、元澄等人,望城外浓烟与扬长而去的突厥骑影,面色死灰,羞愤难当,却无力回天。
不久,毗伽可汗听从暾欲谷建议,见好就收,携带着巨大的战利品与更为重要的、重新树立起的草原霸权威望,浩浩荡荡北返漠北。
这一次,暾欲谷的威望在汗国内达到了顶峰。全军上下,视其如神。
凯旋仪式在鄂尔浑河畔的汗庭举行,盛况空前。薛延陀、回纥、同罗……漠北诸部使者,带着厚礼与谦卑,纷纷前来朝贺。他们亲眼见证了突厥汗国在暾欲谷的谋划下,如何巧妙破局,以弱胜强,反手一击令大唐边军损兵折将。
他们重新匍匐在毗伽可汗的狼纛之下,宣誓效忠。东突厥汗国的声威,于此达到巅峰。毗伽可汗的地位,自此彻底稳固。
喧嚣庆典持续数日。金帐内,歌舞不休,酒肉飘香。毗伽可汗与各部首领开怀畅饮,接受无尽恭维。
而在金帐之外,不远处的山丘上,暾欲谷依旧独自伫立。
夜风吹拂他花白的须发与朴素的衣袍。手中狼骨念珠徐徐捻动,深邃的目光,越过脚下欢腾的营地,越过蜿蜒的鄂尔浑河,投向南方那片浩瀚星空之下的土地。
那里,是拥有亿万子民、无尽财富、深厚底蕴的大唐帝国。
这一次,他赢了。他算准了敌人的每一步,利用了其性格的弱点、内部的矛盾、地理的限制,将一场灭顶之灾,化作了汗国中兴的奠基之战。
然而,他眼中没有丝毫得意,唯有愈发深沉的凝重。
他知道,那个庞大的帝国,绝不会因一次边境的失利而伤筋动骨。此败,只会刺激它,让它下一次的反扑更加猛烈,更加周密。张嘉贞、王晙,乃至大唐深宫中的那位皇帝,都会记住这次教训。
草原与农耕的千年碰撞,狼性与秩序的对抗,远未终结。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险峻。
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狼骨念珠,仿佛在触摸着突厥命运的脉络。那双看透了眼前战局的“狼瞳”,已然穿透时空,开始计算着下一次,或许更加凶险的博弈。
星空无言,草原寂寥。唯老军师的身影,如山屹立,守护着脚下这片他为之殚精竭虑的土地。他的厉害,早已超越战场胜负,在于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更在于那居安思危、永不懈怠的深远谋略。
他,是突厥真正的狼师,是漠北部落的智慧星辰。
工大中学图书馆,历史文献区。午后阳光正好。
贞晓兕,初二(3)班的历史课代表,也是班里公认的漂亮女生,此刻正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柔顺的黑发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专注的侧脸。她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古代北方民族史纲》,纤细的手指正轻轻点着书中关于突厥暾欲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