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弟弟拥立之功的感激。
而阿史那阙特勒的“不接受”,则体现了其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对局势的清醒认识——他深知由兄长出面更能稳定人心,而自己掌握军权才是真正的权力核心。最终,毗伽可汗任命阙特勒为左贤王,“全权负责军事”。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分配模式,建立在兄弟间某种脆弱但当时必需的心理契约之上。
新生的毗伽政权,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纷纷降唐”的烂摊子。毗伽可汗的“十分担忧”,是典型的“领导者压力应激反应”。
在这种困境中,他做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充满心理学智慧的决策:他起用了阿史那默啜时代的参谋官,自己的岳父,年已七十多岁的暾欲谷作为自己的首席谋臣。
暾欲谷,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是草原上典型的“智慧老人”原型。
他的确“足智多谋,深受突厥国人的信服”,这意味着他拥有极高的社会公信力和情感影响力。
他的复出,本身就是一剂强大的心理稳定剂,给惶惶不安的突厥部众带来了急需的“确定感”和“延续感”。
果然,随着突厥国内逐渐安定,被唐朝安置在河曲(今黄河河套一带)的突厥降众,出现了大规模的心理波动,“又有不少人逃了回去”。
”这种大规模的叛逃,什么是其背后的驱动力呢?“叔父问道。
贞小兕答:”可能正是王晙奏疏中指出的,就是那种…深植于心的…“文化认同…”与“血缘地缘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