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斗胆,将‘怒安坊’章程呈上,愿请朝廷以律令形式,定为‘常平怒政’:
一、凡酒肆茶坊,须设‘静堂’与‘童戏区’,违者罚金;
二、凡斗殴未致伤者,先送怒安坊听理三日,再论律法;
三、凡童蒙入学,增‘怒课’一旬,使知怒之正用。
学生不才,愿终老坊中,为大唐养一腔不伤人的火气。”
信末,他附上一张密密麻麻的名单——
那是三个月来,主动走进怒安坊的七百二十一名“怒客”。
他们当中,有因叫卖声太高而拔刀的菜贩,有因丈夫晚归而摔碗的娘子,也有因考卷被墨污而痛哭的举子。
如今,他们在名单旁边写下同一行小字:
“吾尝怒不可遏,今得安而归。”
永徽三年仲夏,晋阳公主再临百味楼,喝起那碗未凉的茶。
楼上雅座依旧,对面仍是狄仁杰弟子。
只是这回,桌上多了一壶“怒安茶”——以大黄为君,甘草为臣,薄荷为使,入口微苦,回甘却长。
楼下,孩童在“童戏区”里拍着小手唱:
“火气火气你别狂,先过喉咙再过肠;
化作一句公道话,化作一城清月光。”
明达倚栏,看那两个曾吓哭的女童,正踮起脚给柳垂文奉茶。
书生低头接过,额上旧疤在夕阳里像一枚淡淡的印章。
狄仁杰弟子轻声问:“公主可曾后悔当日那一声‘金吾卫何在’?”
明达莞尔:
“若无那一声喝,长安人怎知——
原来怒也可以有温度,有分寸,有去处?
原来大唐的子民,连发火都可以发得这样好看。”
她举杯,对着楼下七百二十一张重新学会愤怒的脸,
对着那碗未凉的大黄茶,
对着这座终于学会用怒火温暖自己的长安城——
轻轻一敬。
喜欢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