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棚的选址,他定在了石屋庇护所的侧后方,紧邻着石墙。
既能利用石墙作为一面天然的屏障,也方便日常取用。
他从之前搭建熏肉房时剩下的一些云杉原木中,挑选出两根长度约两米五左右的木杆,作为柴棚前侧的主要承重立柱。
用伐木斧将每一根立柱的底端,都削制成一个尖锐的楔形。
然后,将其尖锐的底端对准地面挖好的坑洞中,利用斧背用力地将其砸入相对松软的泥土中。
「咚!咚!咚!」沉闷的撞击声响起。
每一根立柱,他都反覆调整角度,并用脚将立柱周围的泥土用力踩实,使其稳固。
这两根高立柱立稳后,他开始搭建屋顶的框架。
他选取了一根长度超过柴棚预期宽度的松木杆,作为连接两根高立柱的前横梁。
他在两根立柱的顶端内侧,以及横梁两端对应接触的位置,砍出了凹槽。
将这根前横梁稳稳地搭在两根高立柱的顶端凹槽内。
然后用柳树皮绳,以交叉捆绑的方式,将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点紧密的捆绑加固。
他又找来数根相对细一些的树枝作为椽子。
他将这些椽子的一端,以一定的间隔,搭在那根刚刚固定好的前横梁之上,并用柳树皮绳捆绑固定。
而椽子的另一端,则自然地向后方丶下方倾斜,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单坡屋顶骨架。
「屋顶的关键在于防雨防雪,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坡度,这样雨雪才能顺利滑落。」
最后是铺设屋顶材料,他没有选择桦树皮,而是决定充分利用附近丰富的芦苇资源。
他又去湖边或溪流浅滩处,快速采集了大量已经枯黄乾燥的芦苇。
他将这些芦苇一捆捆地丶从屋顶的低处开始,一层压一层地丶紧密地铺在倾斜的椽子之上。
他铺设得非常厚实,足足有好几厘米厚,并用柳树皮绳将其与下方的椽子固定,以防止被大风吹散。
这个柴棚的结构极其简单,前面由两根高立柱支撑起一个倾斜的芦苇屋顶。
后面则直接接地或搭在矮木上,两侧完全敞开,方便存取柴火。
虽然几乎没有像样的墙壁,但其占地面积不小,足以容纳他未来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所需的柴火。
并且能有效地保护它们免受来自上方的雨雪侵袭。
等到后期如果有需要,他也可以考虑用树枝,在柴棚的两侧搭建起围挡树枝墙。
「好了,夥计们,我的简易柴棚完工了!虽然简陋,但有个顶遮风挡雨就足够了」
搭建这个简易柴棚,也几乎占据了他一整天的时间。
当西边的太阳开始沉入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