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兵变,广州一度被围。陈霸先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带领三千精兵从高要驰援广州,干净利落地平定了兵变。因为这次功绩,陈霸先被加封为直阁将军,赐新安县子爵,食邑三百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几乎是草根出身的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在是非常不容易。
南梁处理内部矛盾的时候,李贲那边的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干脆宣布独立建国,定国号为万春,首都就设在交州的治所龙编(今越南河内附近)。
陈霸先受命协助新任交州刺史去平叛,他作为实际的军事指挥官,带领部队横扫交州,李贲被打得走投无路,最后死于獠人(今壮族)洞中,传首建康。此战之后,陈霸先名声大噪,一跃成为岭南地区最有实力的军事将领。
侯景叛乱的消息刚传过来的时候,陈霸先就准备领兵北上勤王,没想到广州刺史元仲景暗地里给他下绊子。
元仲景是当年北魏叛将元法僧的儿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四代孙,论起来也算北魏的宗室。侯景为了拉拢他,谎称事成之后要让他当皇帝。元仲景本来对南梁就没什么忠心,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当时就心动了。为支持侯景,他阴谋把包括陈霸先在内的岭南将领都控制起来。
好在陈霸先警惕性高,提前知道了消息,他干脆先下手为强,直接把部队集结到广州城外,传檄通告元仲景通敌谋反。元仲景的部下也不傻,一看陈霸先的部队已经严阵以待,谁都不想跟着元仲景送死,转眼之间就全跑光了。元仲景走投无路,最后在府内自缢而亡。
广州是岭南的中心,为了避免刺史空缺带来的动荡,陈霸先又把定州刺史萧勃接过来镇守广州。
刚搞定了元仲景,广州北边又出了幺蛾子。前高州刺史兰裕趁乱攻占了始兴郡(今广东省韶关市),煽动周边十来个郡县跟着他一起造反。
始兴是岭南跟中原之间的交通要冲,要想从广州北上,必须先打通这里。于是陈霸先又出兵始兴,生擒兰裕,平定了叛乱。
这一通折腾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广州已经安定,出岭南的路线也已经基本打通,差不多可以动身了。为了防止北上的道路再出问题,陈霸先把根据地移到始兴,又派部将杜僧明带人守住大庾岭(位于广东省南雄市,五岭之一),抓紧时间召集人马筹集物资,打算准备好就出发。
不料那个刚被迎过来做广州刺史的萧勃又开始捣乱。
萧勃是萧衍的族侄,虽然血脉有些偏远,但大小也算是萧梁宗室。可惜他在家国危亡之际,第一反应不是为国纾难,而是企图割据岭南,趁机做大。他生怕陈霸先成功,派人对陈霸先道:“侯景骁勇善战,天下无敌,柳仲礼带领十几万大军过去都没用,你这点儿人马过去不是送死么?现在萧家几个王爷之间又打得热火朝天,你是个外人,帮谁都不合适,为今之计,不如跟我一起留在岭南,既能免祸全身,也能保一境之安稳。”
陈霸先大怒:“我受朝廷大恩,自当以死报国,之前因为元仲景和兰裕挡道,无法及时出兵救援,致使京师陷落,主上蒙尘。所谓君辱臣死,国家都这个样子了,我还苟全个啥?作为皇族宗室,地方重臣,你不想着派兵支持我,反倒对我的勤王之举横加阻挠,你的良心上过得去么?”他不再理萧勃,毅然领兵出发。
等陈霸先翻过大庾岭,进入南康郡南野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内)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支部队拦在前面不让他过去。
原来萧勃见诱骗不成,又派人去勾结南康土豪蔡路养,让他挡住陈霸先。
陈霸先现在铁了心要北上,谁挡路就跟谁干,他派杜僧明作为先锋强行往前冲。
蔡路养手下虽然都是私人武装,但数量颇多,加起来有两万人,他还有个侄子叫萧摩诃,今年十九岁,武力值极高,单挑非常厉害。战斗中杜僧明的战马受伤,身陷重围,危急关头陈霸先亲自领兵驰援,又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杜僧明,杜僧明大受鼓舞,冒刃死战,最后终于击溃敌军,蔡路养逃跑,萧摩诃被抓。陈霸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