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出来吧,我等五人群策群力,总能找出些办法。”
他这话一出,内阁中顿时有了种同仇敌忾的味道。
李显穆微微扬起笑容,虽然他和杨士奇在不少方面有冲突,但在维护内阁方面,是始终站在一起的。
面对几人的目光,李显穆终于抛出了自己思考了很久的一桩大事,“我一直在思考,为何经过这些年,六部等还是对内阁不服,思来想去,只得出一个结论。
洪武时期废除丞相后,从法律层面来,六部权力太大,六部尚书的权力太大,于是让他们生来就对内阁不服。
正面的例子,便是工部被拆分后,立刻声量了很多,工部尚书很多时候都底气不足。
这便是我想到的办法,拆分诸部,把六部拆成十几个部,甚至更多,而后将诸部的品级降为从二品。
品级、权力都降了,他们也就能意识到和内阁大学士的差距了。”
轰!
李显穆的话如同一道惊雷直接在众人的脑海中炸开,他们万万没想到李显穆想出来的竟然是如此石破天惊的主意。
“六部可是自周朝就存在的,怎么能拆分……”出身传统儒家的杨士奇几乎立刻出声反驳,这种反驳完全是不由自主的,甚至没有思考。
“为何不能?”李显穆反问。
“因为……”杨士奇正要,却不出来,是啊,为何不能?
他眼神有些迷茫,对啊,为什么不能呢?他不出来,但就是觉得不对,不应该这么做。
杨溥旁观者清,轻声道:“是传统,自古以来皆是六部,从来没有变过,于是这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是了。
杨士奇点点头,“这便是天经地义,从来不曾有人想过要拆分六部,若是真的拆分了,就不符合周礼。
天地春夏秋冬,这是上古的天子六官,拆开之后,便对不上其中寓意了。”
李显穆轻笑道:“当初把工部大部分的职责都拆出来,让商人去做从前工部的事,也是前所未有的。
若前所未有,大明废除宰相制度,这才是真正前所未有,最终不也被接受了。
我大明朝做过的前所未有之事,可还少了?
只这拆分六部之策,可行还是不可行?”
几人被李显穆这么一,稍微回过点神来,至于此策可行否?
自然是可行的!
谁听完都知道这办法绝对有用,拆分六部,就像是推恩令,各部权力必然下降,权力下降后,腰杆就不硬,再把品级一降,瞬间就不一样了。
不要什么位卑权重,那完全不一样。
当初永乐时期,内阁大学士五品,杨士奇他们权力也不,能参加廷议,但话分量就明显不如二品的尚书,也算不上朝廷重臣。
等到洪熙时期,兼任二品尚书衔后,在朝廷中话的分量明显不同。
同样,内阁大学士是正五品,所以内阁一直在被挑战,但如果内阁大学士是从一品,那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六部尚书立刻就会安静若素。
只不过没人敢那么干,毕竟太祖皇帝明令不能恢复宰相制度,真设立比尚书还高的官职,那可就没法圆了。
李显穆被太祖皇帝亲自教养长大,自然不会干这件事,公然打太祖的脸,所以他一直以来想的都是曲线救国,从事实上确立内阁的宰相地位。
既然不能明面上提升内阁地位,那就降低六部地位,根据官场相对论,六部下降=内阁上升。
文渊阁中氛围变了一些,比先前轻松了几分,万事只要有了应对的办法,就不再算是难事。
“拆分诸部,这件事难不难,容易也不容易,关键在于太皇太后的态度。”
“至于切实相关的六部……”
“如今的大明,他们还没资格和我们内阁平等对话。”
“更何况,我们本就占据六部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