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司公布的那些罪状,到底是真是假?”
“谁知道是真是假。这里面的弯弯绕咱们也搞不懂。”大家纷纷摇头叹息,对这位曾经权倾辽东的袁督师表示惋惜和不解。
程风也跟着叹息了几声,随口问道:“出判决了吗?定的什么罪?”
张世泽摇摇头:“听我家老太爷说,三法司会审后定下的判决是剐刑,不过递上去后被陛下留中了,不知道陛下是嫌判轻了还是嫌判重了。
据说是圣上亲自到了三法司去询问了袁崇焕,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反正圣上回宫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时候事谁也不敢去询问袁崇焕的事,都怕触了圣上的霉头。”
怀远侯世子常延龄也感慨道:“那袁督师的罪名到底是真是假?本世子实在是分辨不来。
如果是真的,那确实是罪该万死。如果是遭人诬陷,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我大明的损失啊!”
张世泽笑道:“我倒是听我家老太爷说过,里面大部分的罪证都是真实的,人证物证俱在,他自己也承认了。
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没人说得明白,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全成了一笔糊涂账。”
众人听了张世泽的话,都纷纷摇头表示自己也想不明白。
李存善看着在旁边喝水的程风,笑道:“大家都想不明白,为啥不问问虚谷公子,他可是个能掐会算的。”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投向程风:“小公子,这袁督师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复杂,我等愚钝,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关窍。
大家都知道公子里能掐会算。要不公子就帮忙算算看看,这中间是啥关窍,也给我等分析分析?”
程风放下水杯,清了清嗓子道:“这事不好说,袁督师一案,其中内情复杂,有些罪证是真,但有些罪证就未必,也可能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想让他早死。
要说他卖国,小爷是不信的, 他没有卖国的动机,要说他误国,那是毫无疑问的,他确实误国了。
自从他前年上任辽东都督以来,他做的所有的事都是在误国,他所构想的五年平辽,只是存在于他的大话之中罢了。”
“怎么个没卖国法,又怎么个误国法?还望公子说个仔细明白。”众人来了兴致,纷纷催促他继续说。
程风接着道:“袁督师今日的下场,说来说去什么都不怪,要怪就爱怪他喜欢说大话吹牛。平时说大话,吹大牛也就罢了可以,反正也没人把吹牛当回事。
可袁督师吹牛说大话不看场合,到金銮殿上他也敢吹牛,那一句五年平辽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开始他只是想吹个牛,没想到圣上当真了,他也知道按正常操作不可能平辽,别说五年,十年也平不了。
所以他找圣上要天价的军饷,要独立人事权,要独立军队管辖权,都不是为了平辽。
他只是想让圣上讨厌他,撤销他的官职,这样他五年平辽的大牛就作废了。
可惜圣上没朝这方面想,还以为他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是因为有大才,不但没有讨厌他的人,反而全方位的满足了他。
这一下袁督师骑虎难下了,他应该是想不到别的办法,才会铤而走险和黄台吉谈招安。
他应该是想走捷径,用诏安来完成他的五年平辽。
他后面倒卖军粮,狡诏杀毛帅,可能都是黄台吉对他提出的招安要求。
可惜,袁督师圣贤书读多了,还读歪了,他就没想过有句老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那黄台吉再怎么说也是辽东唯一的土皇帝,他怎么可能会居于人下,让自己头上有一群祖宗指手画脚。
袁督师是个伪君子,也是个伪小人,他既不了解真君子会怎么做,也不了解真小人会怎么做。
可那黄台吉不一样,他是伪君子真小人。他不一定知道真君子会怎么做,但他绝对知道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