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出现任何问题。他们深知,这次上海之行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利比里亚港口的合作,更关系到贞观集团在亚洲市场的布局,容不得半点差错。
下午四点多,唐·本杰明洗完澡,穿着浴袍靠在沙发上,翻看菲利普整理好的资料。资料里详细记录了利比里亚港口的损毁情况、修复预算、未来的运营规划,还有中远航运近年来的合作案例,每一个数据都标注得清晰明确,方便谈判时参考。
“老板,这是中远航运魏总的个人资料,我补充了一些他最近的公开讲话,您可以看看。”菲利普敲门进来,递过来一份文件,“魏总做事风格比较务实,注重长期利益,不喜欢绕圈子,所以晚上谈判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跟他谈核心需求,不用太委婉。”
唐·本杰明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魏总名叫魏家福,在中远航运工作了三十多年,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做到董事长的位置,经验丰富,手腕强硬,在航运和港口领域有着很高的威望。他的公开讲话中多次提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这与唐·本杰明的想法不谋而合。
“好,我知道了。”唐·本杰明放下文件,说道,“晚上谈判,我们的核心诉求是——中远负责港口的修复和建设,贞观集团负责运营管理,股权比例按照49%对51%分配,贞观集团占主导;另外,中远需要为我们提供物流运输支持,将利比里亚的矿产资源运往亚洲和欧洲市场,运费要比市场价低10%。”
“明白,我已经把这些诉求整理成了书面材料,晚上可以直接交给魏总。”菲利普点头应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谈判的细节,确认没有遗漏后,菲利普便离开了房间。唐·本杰明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模拟晚上的谈判场景——他知道,魏总肯定会提出自己的条件,比如要求在运营管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或者降低运费的优惠幅度,这些都需要他灵活应对,在坚持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适当做出让步,才能达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