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当了一辈子兵,哪见过这群平时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各个都成这个样子。
一群大头兵愣在原地向看傻子一样看的他们,但也没办法,上面的命令就是军营学子可以入,但是家长不行。
教政上前道:“杨大人这跟咱们商量不太一样啊!虽然您铲奸除恶的行为另人敬佩。”
“让学子们从小抱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是好事,可他们都还是孩子呀,万一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办才好!”
杨小龙拍拍教政道:“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让他们提前历练历练对他们未来成长友谊,您也不想让未来他们步入官场一无是处吧!”
“您放心,我已经给驻军下了死命令,学子的安慰与统军将领挂钩,学子若出了事他们的脑袋也就不用要了。”
教政一看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只能希望苍天保佑他们平安无事。
杨小龙道:“打黑除恶风暴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结束,现在需要诸位联络全城有身份的读书人组成陪审团。”
“万一这群孩子们审判时上了头,你们也好以陪审团的名义予以阻止,别他们到时玩疯了惹出不必要的事端耽误前程!”
有位老夫子反应过来,赶紧附和道:“对对对!杨大人想的周到,这群孩子们嫉恶如仇。”
“第一次升堂问案肯定经验不足,一听苦主诉说冤情还不一怒之下抽刀砍了那群恶徒。”
一位教政道:“您看要不要将私塾的学子们加入这场打黑风暴中,让他们也有机会历练历练,不然他们会觉得我们偏心府学和县学。”
杨小龙抬手制止道:“不可!府学和县学的学子都是有身份背景的子弟,他们在外得罪人自有家中长辈们扛着。”
“那些私塾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贫苦人家的子弟,让他们参与这场打黑风暴家中可无人给他们扛事,所以我才拒绝他们加入。”
“不过,可以让私塾中选取一些有背景的孩子参与,也可让私塾先生充当陪审团成员,这样他们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意见了。”
学政一琢磨这还真是个正经事,提起罩袍也顾不得与杨小龙扯淡,带上一群老夫子们开始召集全城有身份地位的读书人,准备成立大明有史以来最大的陪审团…
知府看的目瞪口呆,这他娘是什么操作?一群学子升堂审案,上私塾先生们当陪审团,大明什么时候有这玩法了?
“杨百户,这…能行吗?御史们可都不是瞎子,一定会报给朝廷知道的!”
杨小龙微微一笑道:“他们不报上去,我们岂不是白活了?”
知府没有转过弯,询问道:“此话怎讲。”
杨小龙自信道:“命人赶紧制作横幅大旗,再把这里的事派人传出襄阳府去。”
“总之就一句话,吾皇圣命为民做主,深入民间替民除害,记住一定要用最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