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追上杨小龙道:“可调动本地驻军,我这知府没有权利,必须按照流程向总督府提出申请。”
“这一来一回起码要半月之久,我怕外面的学子们等不到那时候就要炸了。”
杨小龙呵呵一笑道:“事急从权,本百户有圣上亲赏的调兵腰牌,本地驻军见令牌如见圣旨会发兵的。”
“而您只需要按部就班申请调兵即可,咱们先上车后补票不就好了!”
知府怎么想都像是杨小龙设计好,等自己往里跳的坑,但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办法,反正就是个后补流程。
杨小龙回头看看程知府道:“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把日子提前几天就不必担心武昌总督衙门了。”
“他们就算事后知道真相也不会乱说。至于南京那都是几个月后的事,他们怎么会去细查合法合规的手续。”
话虽如此,知府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未经申请调动驻军是谋反死罪,虽说可以运作补办手续。
还有锦衣卫杨小龙调兵令牌在手,武昌新任的各级官员貌似与杨小龙也有不浅的关系,这一切看起来貌似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申请人是自己,执行人是自己,真要是哪天有人把此事查出来闹到朝堂上,你杨小龙可以推责任说怕引起民变,所以才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皇帝是肯定会出来给你背书,可我一个朝中无人的小知府谁来管?最后还不是成了背锅摔责最佳人选!
杨小龙看出来程知府的担忧,拍了拍对方肩膀道:“程知府在担心什么?是怕杨某害你还是怕杨某耽误你的前程?”
“你要知道在官场上想进一步就要冒险,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道理你不懂吗?”
“跟着本百户做事,你可就是皇帝身边的人,皇上身边的人…未来升上一两级还不是轻而易举?”
程知府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御用调兵令牌平时都归司礼监掌管。
只有执行重大缉捕任务时,皇帝会特批锦衣卫临时调动行动地点的驻军予以配合,任务结束是要第一时间就要收回司礼监。
你小子在武昌抓两位王爷算是重大缉捕任务,皇帝赏你调兵令牌属于正常操作流程。
但抓捕结束金牌却没有收回去这几就不正常了,除非皇帝对你的新任超过他亲儿子,不然怎么能让你在各地随便调兵。
程知府摇摇头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出脑外,低头哈腰上前献媚道:“大人所言极是,本知府愿听杨百户大人差遣。”
来杨小龙刚一出现在衙门口,外面的教政打手势让弟子们不要出声,听杨小龙当场训话演讲。
杨小龙向众人抱拳行礼道:“诸位学子,你们都是大明国未来的栋梁之材,本百户与知府大人听到你们为民请愿之事都深感欣慰。”
“诸位,我锦衣卫作为皇帝陛下的亲军,有监察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