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很快便势同瓢泼,连同窗外的景物,也随之变得模糊不堪。
“小江——”
张大帅同样在看这场疾风骤雨,忽然开口道:“最近多留意留意省城的情况。”
江连横一皱眉,却问:“大帅,具体是指?”
“奉天的鬼子越来越多了,估计以后还会更多。”张大帅喃喃自语道,“要是有一天,奉天的鬼子比咱们的人还多,那奉天就不是奉天了。”
江连横虽然一知半解,但也自然联想到了东洋侨民。
将近二十年来,小东洋移民到关外的人数,始终在稳步增长,奉天百姓对此都有切身体会。
不过,形势还远远谈不上严峻。
张大帅先前从未提过此事,今天既然提了,必定有所缘由。
“奉天人数还是太少,省府打算在关内开几个‘移民站’,直鲁豫津,多招些人来咱东北,小江,你懂我的意思吧?”
江连横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
几十年来,“闯关东”的浪潮从未停歇,但多半还是发于民间自愿,来的都是逃荒的灾民。
如今,省府却突然出面牵头,鼓励民间“闯关东”,再加上老张先前所言,必定是东洋侨民不久以后,将迎来一次人数暴增。
为什么?
江连横不禁联想起方才那帮东洋使团。
尽管只是无端的猜测,但他还是坚信,用不了多久,奉天城里的小东洋,恐怕会越来越多。
于此同时,伴随着“闯关东”人数激增,省城里的同乡会势力,也可能随之增强。
江连横立刻警惕起来,赶忙点头应道:“大帅放心,有什么情况,我随时反映。”
“行,就这,没啥事儿就回去吧!”张大帅无精打采地摆了摆手。
江连横应声告辞。
离开办公室,走到大门外时,才发现雨势已经大得不成样子。
大雨随同风势,一阵一阵地拍下来,下得满地冒泡,积水横流,淤泥满目。
江连横静静站了一会儿,警卫员忽然走过来,递上一把黑伞。
“江老板,这伞你拿着,是大帅让我送过来的,要是不着急的话,就在这多坐一会儿,等雨停了再走。”
“哦,多谢,我车就在外头,先走了。老弟你抽烟。”
江连横拍给警卫员一包万宝路,旋即接过雨伞,撑开,“啪嗒”一声,踩在湿漉漉的台阶上,缓步离开大青楼。
这伞着实不小,十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