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拉维夫,总指挥室。
一份塔玛尔送来的新总理上任述职声明正放在耶沙维申大将的桌面上,但他没有多看一眼。
对于利库德集团的行动,他心知肚明。
如果计划顺利的话,现在应该已经进行到弹劾希尔伯特最为关键的一步。
然而,当苏伊士运河遭到猛攻的消息传来,他就知道,这场政治上的豪赌已经满盘皆输。
在亡国灭种的威胁下,工党的摇摆派、乃至国内的宗教势力,都会毫不犹豫地重新聚拢在希尔伯特的旗帜之下——除非他们想让整个国家在权力的真空中,被阿拉伯的装甲洪流碾碎。
他坐在这里,更像是等待一场审判。
窗外抗议的人群和警察的冲突仍在继续,但一阵来自大马力柴油引擎的轰鸣声盖过了人群混乱的喧嚣。
十几辆装甲运输车粗暴地驶入市区,紧随其后的是新型的梅卡瓦,希尔伯特记得军备设计部,将其命名为“MK2”型。
它们钢铁的身躯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其带来的压迫感远超任何持枪的警察。
而这些军队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正在组织抗议的“阿拉伯土地保卫委员会”。
在绝对的武力和军队的压迫下,那些手持标语牌的阿拉伯人根本无力抵抗,哭喊和惊恐的尖叫传来,接着四散而逃。
坦克无情地碾过路障,而身着黑色作战服、头戴红色贝雷帽的总参侦察队士兵也开始了暴力清扫,他们抓捕那些带头组织抗议的人群,而面对反抗者的时候,一律格杀勿论。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浮现在特拉维夫每个市民的心头。
耶沙维申静静地透过玻璃窗,凝视着这一切,面无表情。
直到门外走廊传来密集而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指挥室大门外。
紧接着大门被轰然打开,参谋们惊愕起身。门外,是四排荷枪实弹、眼神锐利的总参侦察队士兵。
“立正!”
为首的上校一声令下,士兵们分列两侧。
随后,那个穿着熟悉的灰色西装、身形略显佝偻的老人,缓步走了进来。
“都出去。”
希尔伯特的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参谋人员在内务部队士兵的“护送”下迅速离场,厚重的门被关上,指挥室内只剩下总理与大将两人。
希尔伯特走到军事地图前,低头俯瞰,问道:“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
“阿拉伯人发动了两面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