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下一片鸭胸肉。
刀锋过处,皮肉分离。
皮脆如薄冰,肉嫩似豆腐,中间还夹著一层晶莹的脂肪。
“成了!”
董小宛接过那片鸭肉,轻轻放入口中。
剎那间,她的眼睛睁大了。
鸭皮在齿间碎裂,发出清脆的声响。
接著是脂肪的丰腴,最后是鸭肉的鲜嫩。
三种口感层次分明,却又融为一体。
“这...”
她几乎说不出话来。
陆沉舟自己也尝了一片。
虽然不是百分百还原,但在大胤的条件下,这已经是个奇蹟。
他激动地抓住董小宛的手。
“我们成功了!”
董小宛脸上飞起红霞,却没有抽回手。
三日后,柳记门口掛出了新招牌。
汴梁一绝琥珀烤鸭,需提前预订。
欢迎新老顾客,前来品鑑。
消息一出,店门前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陆沉舟后院架起了两个烤炉。
他和董小宛亲自监督火候,柳如是则和小环负责接待客人。
新招的厨娘身著淡紫色罗裙,站在店堂中央。
手持特製的薄刃刀,在眾目睽睽之下开始片鸭。
刀光闪动间,鸭肉如瓣般散落在青瓷盘中。
每一片都带著琥珀色的脆皮的鸭肉,排列得如同艺术品。
伙计则端出一摞薄如蝉翼的荷叶饼。
董小宛试验了十几种麵粉比例才成功的。
“请各位品尝。”
小伙计示范著將鸭肉、葱丝和酸梅酱捲入饼中。
第一位品尝的是画扇楼的陈娘子。
她將卷好的鸭饼放入口中,咀嚼两下后。
突然瞪大眼睛,接著闭上眼。
仿佛在品味什么珍饈。
半晌,她才睁开眼,嘆道。
“妾身在汴京四十年,从未尝过如此美味!”
这一评语如同火种,瞬间点燃了整个店堂。
文人墨客们吃得兴起,当场赋诗。
一位太学生挥毫写下。
琥珀光中片玉飞,人间至味此中稀。
引得满堂喝彩。
预订的十只烤鸭转眼售罄。
没买到的客人纷纷要求增加数量。
“对不住各位。”
柳如是不得不出面声明。
“为保证品质,每只烤鸭都得提前醃製。”
“不过...”
她话锋一转:“本店新推出的套餐,包含半只烤鸭。”
“四样小菜和特製鸭骨汤,不限量供应。”
这一招现代餐饮业的飢饿营销,立刻见效。
不到一个时辰,店里三十个座位全部坐满,门外还排起了长队。
更妙的是,董小宛將鸭架熬成浓汤。
加入豆腐和时蔬,免费赠送给每位点烤鸭的客人。
这种“一鸭两吃“的做法,在讲究节俭的大胤格外受欢迎。
午后,一位衣著华贵的老者在僕从簇拥下进店。
一个小伙计见状,立刻悄悄告诉柳如是。
“那是礼部侍郎家的管家!“
柳如是心领神会,亲自上前招待。
老者尝过烤鸭后,竟要求见厨师。
“我就是,有什么事”
陆沉舟从后厨里走出来时,老者眯著眼打量他。
“我家老爷三日后宴客,要订二十只烤鸭,可能办到”
“承蒙侍郎大人抬爱,我们必当尽心准备。“
老者满意地点点头,丟下一锭银子作为定金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