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由拖延调查,律师事务所因忌惮云雀的影响力婉拒代理。林夏父亲在暴雨中抱着材料四处奔走,皮鞋磨破了底,嗓子喊得说不出话。直到某天,一位戴着口罩的年轻律师找上门:“伯父,我免费帮您。”
开庭那天,旁听席座无虚席。律师呈上的证据触目惊心:林夏手机里 18000 多条工作消息、考勤系统显示日均工作 15 小时的记录、同事们匿名录制的证言。云雀软件的法务团队却坚称:“所有工作安排均符合劳动合同约定。” 法庭外,数百名程序员举着 “拒绝血汗工厂” 的标语游行,警车的红蓝灯光与手机闪光灯交织成一片。
判决结果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当法官宣布 “云雀软件存在违法用工行为,需支付赔偿金及公开道歉” 时,法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林夏母亲泣不成声,父亲颤抖着抚摸判决书:“儿子,爸给你讨回公道了...”
这场风波过后,互联网行业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小公司纷纷修改考勤制度,大厂则将加班文化转入 “地下”—— 取消打卡,却要求 “主动奋斗”;不强制加班,绩效却与工作时长挂钩。但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拒绝 “内卷”,选择慢节奏的生活;劳动监察部门加大巡查力度,违法企业陆续被曝光。
一年后的清明,林夏父母收到一个神秘包裹。拆开层层包装,里面是一本《程序员健康手册》,扉页写着:“夏哥,我们替你活着。” 手册里夹着全国各地寄来的照片:程序员们在公园跑步、陪家人吃饭、看日出日落。最后一页,是用代码写成的墓志铭:“while (生命!= null) { if (健康){ 快乐生活 (); } else { break; } }”
某个加班的深夜,云雀软件新入职的实习生看着凌晨三点的工作消息,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动。他想起入职培训时 HR 特意强调的 “弹性工作制”,又想起论坛里流传的林夏故事,终于关掉电脑,走出了写字楼。月光洒在空荡的街道上,远处传来末班地铁的报站声,这一次,他没有奔跑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