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 与我军渡江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天幕下,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描述的敌军混乱景象,再回想我军渡江时那井然有序的场面,不禁感慨道:“同是军队,一边是‘渡河司令部’、‘对号入座’、令行禁止;一边是拥挤混乱、斗殴内耗。这鲜明的对比,已然昭示了最终的胜负。治军之道,在此刻高下立判!”
“这次渡江,”
【敌人无船可渡, 渡过金沙江, 就至少需要4~5天的时间, 我军再一次取得了主动, 最后给大家念一段总舵手在会理说的话吧。他说, 为了进攻而防御, 为了前进而后退, 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 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 天下的事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你想这样,偏一下子办不到, 等你转一圈回来, 事情,恰恰又办成了。】
天幕下,人们皆默然咀嚼着这段话,脸上露出深思、赞叹、恍然等复杂神情。
汉朝。
张良:“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妙啊!此语道尽了战略迂回的真谛。不执着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不困于一时一事之进退,他的话,属实是洞悉世事规律,大贤!”
刘邦收起了惯常的嬉笑,正色点头,感慨道:“听着这话,再想想那微操大师的做派,嘿,一个是在江边胡乱扑腾,恨不得把每一块石头都摸一遍;另一个呢,是早就算好了要过江,甚至算好了过江后该干什么,至于从哪儿过,怎么过,不过是手段罢了。高下立判,高下立判啊!”
唐朝。
李世民缓缓起身,在殿中踱步,沉声道:“‘天下的事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此言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为君者,最易陷入的迷障,便是自以为意志可主宰一切。”
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群臣,“总舵手却指明了另一条路:尊重规律,利用规律。你想强渡,偏遇急流,那便绕行;你想直进,偏有强敌,那便侧击。这看似走了弯路,实则是唯一能抵达目标的‘直路’。”
房玄龄深深拜服:“陛下圣明。总舵手此论已将兵家‘诡道’上升至世间万物的常道。我等必将时刻牢记此话,避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至此,巧渡金沙江圆满完成。
但是,危机还未解除,此时南面的薛岳虽被金沙江暂时阻隔,但追上了只是时间问题,东面是湘军,西面是绵延不绝的荒地,我军此时只有一个选择——北面的大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