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诚的三部作品都是这两年写下来的,后世写过一些短篇散文,但是都没有这三部作品优秀。
不过能写出来这三王又是多少作家的一辈子。
韩少功说道:“过几天我回湖南了,寄给您。”
颁奖仪式结束,最先离开的后排的记者,他们跑出去准备撰写一个大新闻。
张光年和刘白羽朝著李有思走了过来:“张老,首长。”
刘白羽又把作协的其他几位主席稍微给李有思介绍了一下:
“丁玲,你应该听过,周扬我们文联主席这位就是王蒙了。然后才颇为骄傲的说,这是我们总政的创作员!”
“我早听过了,你不用再重复了。”张光年吐槽了一句。
李有思看过去,王蒙在杂誌社见过,丁玲、张光年还没说过话李有思相继打了一个招呼。
下午,作协开了一个座谈会,这是每一次颁奖仪式结束之后,都会进行的。
会议上面,丁玲提出来:“阿诚的《棋王》,李有思的《落叶归根》以及韩少功的《爸爸爸》
都是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三人的作品都获得了广泛欢迎和热烈討论。”
丁玲和王蒙在前几个月给李有思的《落叶归根》写过文学评论,两人在文学评论界也有些影响力。
都是好评,所以李有思对於两位老领导很待见不过作协的其他几位成员发表过恶评一一谁送过礼不太清楚了,但是谁没送过李有思记得一清二楚啊!
他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发作,毕竟现在没必要。
会议说得內容都是那一套,三人都是跟著点头称是就行。
会议结束,巴金招招手,把李有思喊了过去,巴金说道:“新作品我看了,《追风箏的人》会在这个月月底就在《收穫》上面发表。为啥不写寻根文学了”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些奖很多时候,都是这些青年一代人能够和老作家交流的机会,这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韩少功和阿诚见到巴金之后,微微鞠躬表示尊敬。
李有思回道:“巴金先生,这个是去笔会採风时候的灵感,寻根的灵感不是一而就的。”
“新书发了”韩少功问道。
“嗯。”
阿诚听到追风箏的人,似乎有点回忆:“哦!你写的风箏啊难怪,笔会的时候你人老拿著风箏到处逛。”
韩少功也回忆起来了,李有思那几天那么奇怪,原来人家去找小说思路了。
“不过,我可以说,这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文学风格就是要不断尝试的,深耕一个地方是好的,但是往往伟大的作家都是全面的。”巴金笑著说道。
“您老这么说那我是真荣幸。”
李有思伸出手和巴金握手,老人家的手上面老茧和褶皱比较多一一有心的记者早早学会了抓拍。这一幕应该叫做,文学上面的歷史性会!
“以后来魔都,我请你去大饭店吃饭,今日先到这吧。”
“您老乐意,我去了魔都,铁定第一时间拜访,主要怕您没时间见我!”
“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
巴金拄著拐杖和李有思道別,作协的几位负责人员连忙扶老人家离开。
韩少功说道:“羡慕啊!”
李拓刚刚才从几个朋友那里脱身过来,说道:“老人家都喜欢有朝气的年轻人,少功你虽然成名早,但是不够年轻,不然也能脱颖而出!”
“也不一定,有才的也行,汪老不就是年老成名吗”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布了专稿。
“寻根文学“的春天一一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纪实昨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21位作家获奖,其中21岁的李有思凭藉《落叶归根》成为最年轻获奖者,与阿城、韩少功等共同引领“寻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