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韩国也有大量“流水线爽剧”和收视扑街之作。
与其爭论“谁比谁好”,不如看到两国剧集都在各自的市场规则下生產,真正的进步,在於跳出“非此即彼”的比较,关注作品本身能否打动人。
毕竟,观眾记住的永远是《请回答1988》的温情、《人世间》的厚重,而非某个国家的標籤。
扯远了,回归正题。
安阳没想到全宝蓝是有备而来的,有些意外,同时又期待她能拿出什么剧本。
演员只是个玩票性质,如果剧本不让安阳真的感兴趣,或者钱给的真够多。
他不会演的。
全宝蓝明显就是没钱,不然也不会把主意打到安阳头上,她要靠安阳主演的名头去拉投资。
接过剧本,名字就让安阳眼前一亮。
《窥探》
半个小时后,安阳意犹未尽的放下剧本。
只要製作水准和演员不拉,这剧大爆。
就从第一集的剧本来说。
开场就甩王炸悬念,一上来就討论“天生杀人基因”,孕妇要不要打掉这种胎儿直接戳中人性和伦理爭议,观眾瞬间被勾住。
而且伏笔很多,过去的连环杀人案、现在的新案件、角色的童年阴影,三条线交叉推进,老鼠、血书包等小细节全是伏笔,推理感拉满。
角色全是双面人,表面是好警察的男主,小时候救小鸟却藏著神秘背景。
医生爸爸转身变冷血杀手,连孕妇妈妈都在“保孩子还是保社会”之间纠结,每个人都有秘密,后续反转空间大。
简单来说,第一集把“基因杀人”的猎奇设定、密集反转和人性博弈全塞进去了,像个装满炸药的剧本,只要拍的时候別拉垮,演员把“双面感”演出来,不爆才怪。
“那搞来的剧本”
“家里的关係,编剧是崔兰,去年播出的《神的礼物-14天》的编剧。”
想凭t-ara的身份收剧本,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家里有资源难道不用吗
“我接了。”
想演,这男主对上安阳的胃口了。
反差人设,表面是暖男巡警,暗藏童年创伤和基因悬疑,从“天使”到“潜在怪物”的反转空间大。
成长张力,从被动捲入案件到可能主导局势,有从隱忍到爆发的多层次表演机会。
情感复杂度,养母的爱与身份困惑、伦理扶择(基因善恶)提供细腻情感戏挖掘点。
另外这个角色对他也是一个挑战,有挑战才代表著有乐趣,
“真的!”
全宝蓝本来就是试试而已,没想到安阳真同意了。
“很感兴趣,我也想看看我作为演员的上限在哪还有我的片酬不能少,一亿一集。”
“没问题。”
全宝蓝一口答应,她这不是色迷心窍,而是安阳值这个价。
他的顶级话题度就值,而且还要靠安阳的名头拉资本入局。
安阳现在在演员圈,甚至娱乐圈技术绝对断层的顶流。
他=观眾基础+话题热度,即使剧本或製作有瑕疵,安阳也能靠个人魅力兜底。
在影视投资的风险-收益模型中,这类顶流演员是最直接的风险对冲工具和商业价值放大器。
尤其在资本趋於保守的环境下,有明星=好融资仍是多数投资方的直觉选择。
安阳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对了,你们t-ara还签人吗”
“啊”
“新人演员安阳能不能签你们公司”
上次《製作人》缴税给他干麻了,这次《窥探》得找一个公司掛靠。
能少让瓦房赚点,哪怕是一分钱,安阳也开心。
“啊”
全宝蓝被这消息砸晕了,安阳签约她们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