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刺鼻气味儿。
青膏泥!
“安哥,搓一点感受感受!”
“记住喽,这就是青膏泥,大坑标配!!”
这是继傅显灵墓之后,我第二次见青膏泥,毫不夸张的说,那种光滑细腻的手感,摸起来比郝润的手还要得劲!
很快,又是将近一米深度。
观察着袋子上的土块,我忍不住爆粗口道:“艹!真特么牛逼!小一米厚的青膏泥!这东家太特么豪气了!”
之前说过,青白膏泥在古代造价很高,好些墓都只有几公分厚,能有个十几公分就很不错了。
可眼前这个,居然逼近了一米!
这已然超出了我的认知!
我有点怀疑,在这座牛圈下边,或许真的埋葬着,某位封君级别的人物……
“川子你看,又变了!”
话音未落,取土器凑到我面前。
是漆黑的块状物质,层次非常均匀,大概每五公分一块。
卧槽!
难道是积碳层?!
“安哥你歇会,我来!”
我直接抢过探针怼进探孔,将一身力气疯狂倾泻到握把之上!
小洞越怼越深!
漆黑的炭块也越来越多!
直至打穿整整三米厚的积碳层后,土块才重新变回纯净单一的黄褐色夯土!
“卧槽!牛逼啊!!”我忍不住低吼着。
这是碳椁!
碳椁是行里的俗称,学名就叫积碳层。
不过和单一的防潮碳层不同,碳椁不局限于木椁上方,四面也会放置,就相当于用一个木炭做的大盒子,将主椁罩起来,所以行里人就给起了这么个名字。
而我们这一眼探点,正是打在了主椁和墓室的缝隙之间!
当然,也不排除在积碳层的外围,全都填充了青膏泥,还有一层“青膏泥椁”……
“噗嗤!”
激动的猛一跺脚,我直接踩在了一坨牛粪上!
“安哥,牛槽那头儿再打一眼,九米深度上取土器,是青膏泥就换点位!”
说着我也开始组装探针,同时冲老李招手。
老李快速跑了过来:“咋了?”
“通知天王,四号中标!”
……
五分钟后,程涛一行人风风火火的来到牛圈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