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章越说到这里,太后和天子都是莞尔。
辽国政治在大宋朝堂已是成为经典段子和笑话。
耶律洪基变法以来,如今辽国摸着大宋过河,耶律洪基东施效颦王安石,但最后怎么学都学不像。
这一次辽国攻宋没取得什么战果,与耶律洪基变法搞得辽国民怨沸腾也有关系。
章越道:“当初荆公变法能成之要,在于先易风俗,立法度。”
“臣当年制策上仁宗皇帝,欲行变法必先强本,而强本之要在于中央集权。”
“这些年来,朝廷一直循此道路前行。臣观五百年后,中央集权只会比如今更甚。“
天子道:“那辽国之失在于制度不能集权之故。”
章越道:“启禀陛下,制度还是流于其表之故,制度自意识形态而来,意识形态自文化而来。”
“胡虏没有百年运,辽国立国两百年,虽补以汉俗以治其国。始终不过得其形罢了。”
“不过本朝制度虽能集权,可所失也在如此。”
天子道:“朕愿闻其详,卿直言明治乱兴亡之道。”
章越道:“陛下,家国兴亡,首在于治吏;朝廷兴衰,功在于财政。”
“而治吏首在公与廉,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只要世道上吏治不清,贪官为害。”
“其次在于朝廷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官吏就能治。”
但见天子徐徐点头,帘后太后也是满意。
“至于财政,朝廷当量入为出。先帝之所以变法,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财赋不足,入不敷出。这财赋皆出自百姓,管子收山海为国有,可山海不也是百姓所有?但臣只见取之于民,却少见用之于民。”
“变法之道既要从主观而行,也要从客观而为。”
“荆公大才,然臣不管初衷有多好,但不能落地,民不以为便,终究难以持久。”
“温公固能以民情为念,但无疑于盲人摸象,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不知道老百姓最深切之望。”
“二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愿皇太后和陛下引以为鉴,为后世垂范。”
皇太后听了再度点头道:“卿家,这才是治国之大经大法。但章卿还未说如何避免考成之法,以文害实之弊呢?”
章越道:“陛下,方才臣已是说过了,变法是要强干,然监督是要分权。”
“臣以尚书,中书,门下,御史台四部分治,相互制衡,以防有人借考成行专断之事,避免人治之弊。”
“同时立限考事之后,也不可单一绳之……既要合,也要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