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四、加行:他有实际的行动方便。
五、究竟:当时或者后时命终。这个究竟就判断这个业是不是造圆满,因为你业造圆满的话,那力量就大了。杀人要命断;偷盗的话是盗他物值五钱;那么淫就是要入道;妄语就是大妄语。
总之,对于我们佛教徒,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做造罪?什么叫做结恶缘?这是两码事。就是说你讲一句话,没有伤害他的心,他听了以后他很痛苦,他认为你在伤害他,这个叫结恶缘。因为我没有要伤害你的意思,所以对我来说我没有造罪。但是我跟你结恶缘了,这是事实。所以结恶缘很难避免。因为不在你控制范围,只要他不舒服,你就跟他结恶缘了。
那么结恶缘跟造罪的差别在哪里呢?这个恶缘不会障碍你的往生,不会障碍你修行的成就。但是造罪会障碍你,这样懂吗?
所以你们学习业力这一块,先把造罪跟结恶缘要分清楚。当然也可能会造罪同时结恶缘,有可能,但这两个性质是不一样的。因为造罪,它必须要有意乐、加行、究竟。结恶缘的话,你没有心态,你就随便讲一句话,随便一个动作,都可能结恶缘。所以娑婆世界结恶缘很容易的,但是结恶缘的好处就是,它对你影响力很薄弱。因为它不挂上一种罪业,对你就没有形成障碍,你该往生还是会往生。
好,那么造罪的定义知道以后,这个罪业一开始是一个小小的业种,它是怎么变成障碍的?这个是很重要了,这个是辗转相续的问题了。我们看丙二的辗转相续,好,看颂文。
丙二、展转相续
《唯识三十颂》云: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如是展转相续,形成有情众生之业果相续。
好,我们看这个偈颂。业力的可怕,不是因为造业本身,而是因为你没有发觉你在造业。所以为什么愚痴是最可怕的过失,就说它本来是一个很好处理的东西,你本来造了罪,如果你知道了,可能马上忏悔,马上发愿;忏悔、发愿、改过,它就过去了。但是可怕就可怕在哪里呢?因为你不知道你在造罪,你没有经过正确的学习,不知道这是一种造罪的行为,而罪业最怕就是你纵容它,纵容的结果就是怎么样呢?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本来是一个业力,业习气就是一个业种子,那么这个种子,经过你的执取,二取,能取跟所取。也就是说业力提升到一种执取,表示说你已经养成 习惯了,执取就是习惯性的,已经等流性了。业力加上你的习惯,两个合起来,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这个业力在你的生命当中就从此挥之不去了。因为它会从今生的因缘会落实到,前异熟,就是把今生的果报会流转到来生果报去了。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变化的,对不对?但是你有没有想到变化中带有相续,而这个相续是我们更要注意的,我们从好的相续,我们先谈一谈好的相续,比方说富贵,你看有些人,他小时候生长在富贵家庭,他长大以后也创造一个成功的事业,到晚年的时候把事业交给儿子,他儿子也经营得很好,他一生当中,从初、中、后享尽了荣华富贵,他来生又投身到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