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形成好的习惯叫做善根;
第二个养成不好的习惯叫做业障。
那么一般来说,业障形成了,你是不容易发觉的,因为你每天造作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业障的可怕是来自于,当你知道的时候,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它点点滴滴、辗转增盛。就是你不容易发觉它的存在,除非你透过学习,能够自我了知;或者透过同参道友的提醒。业障的可怕是等到你临命终才知道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时间处理了。它本来是一个很小的东西,但是你不断的纵容它,它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不断的增长广大,等到你发觉它存在的时候,你来不及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事先了解。
那我们了解它以后,就可以在临终之前把业障拔掉,就创造一个愿我临终无障碍的往生的环境——这个就是我们学习破障篇的主要理由。简单的说就是,事先知道你的业障点在哪里,你的魔障点在哪里,然后事先把它处理掉,是很好处理的,不要等临终的时候形成往生的障碍。
好,我们看讲义,那么讲义是《禅观与净土》系列的第五篇破障篇,总共有三大科,将述此义,大科分三:
第一科是外除业障。第一个、障碍是来自于业力,我刚刚讲过,业力不是障碍,但是你今天放纵它,它就会变成障碍。那么业力,我们一开始要造业是一个业种子,它是怎么样形成业障的,形成业障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是第一科,我们先谈这个业障的处理。
第二个是更可怕的叫魔障。那么魔障一开始也不是一种障碍,一开始它是一个叫做魔境,它可能是一个外境的干扰,但是你没有处理好,也会变成一种魔障,这两块。修行的两种障碍,第一个业障,第二个魔障。
第三科、我们结示劝修,把前面的观念做一个总结。
一般说修行,破障法门分成道前、道后。修行前要处理的是业障这一块——这是道前基础。就是你今天打佛三佛七之前一般都先拜忏,这是对的,业障是处理在前;魔境是处理在后,你修道以后才会出现魔境的。但这两个你都要面对,一个业障、一个魔境。
好,我们看讲义的第二面,先谈谈:
甲一、外除业障(分三:乙一、业障形成;乙二、忏悔方法;乙三、罪灭之相。)
业障的形成有三个重点,外除业障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业障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个、形成以后我们怎么忏悔。
第三个、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情况是罪灭之相,做一个正确的判断。
乙一、业障形成(分三:丙一、业道成就;丙二、展转相续;丙三、业障之相;)
先看第一个业障的形成,业障形成先看业道,业道就是业力,业力是怎么形成的?好,我们请合掌。
丙一、业道成就
《瑜伽师地论》依五相,立十业道自性差别,所谓事、意乐、烦恼、加行、究竟等五相。若五相具足,即是“满业道”所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