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临命终,身体插满了管子,人家跟你开示两三句,你就能够往生。除非你平常很熟悉,临终只是一时失念,人家一开示,恢复功力有可能。你从来不知道庄严想,功德想,成就想,临终也不可能念想西方。太陌生,来不及了,往生的路平时就要去操作。
诸位,我们对极乐世界的确很陌生,也不能怪我们,谁都没去过。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突破点,借相修心。借什么相都无所谓,比如说宝树观不起来,就放弃不要观了;就观莲花,莲花观不起来,观大地。你只要找到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了,极乐世界功德是不可切割的。到底哪一条路最适合我?你在临终之前,有时间去尝试,谁也没有他心通。
你念想西方,千万不要怕失败。咱们是生长在没有圣人出世的地方,什么都要靠自己了,try and error不断尝试,不要怕失败。你不知道哪一支香刚好走对!这条路我过去走过,你前生可能修过,马上就跟前生的能量接起来,走的很顺。刚开始走得很辛苦,你说我极乐世界一点概念都没有;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谁极乐世界有概念?谁都没去过。但是你只要努力,“诸法因缘生”,这条路就会走出来。所以,你不要怕失败,试着踏出第一步。
好,我们就讲到这儿。还有一点时间,文字的我是很难回答,用现场好了,我们回答三个问题,针对课程。
【学员提问】:法师,弟子想要请问两个问题,昨天还有刚刚法师都有讲到修观的问题。如果说因为我们末法时代众生心粗境细,就是比较难修。当然法师刚刚又鼓励我们修;我们觉得很困难的时候,可不可以用诵《观经》的方式来代替修观?
【师父答疑】:诵《观经》,你诵的太多,修观你只能够锁定一个所缘境。诸位,你有办法广缘极乐世界吗?你没那个本事,要一门深入。你观莲花就观莲花。善导大师这句话“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我们同意,也尊重,但你要操作失当,也过犹不及。其实念佛占七分,观想占三分。
诸位,你都不念想西方,临命终会想什么?想娑婆世界你会往生吗?那你只会念佛,念佛跟往生是两码事。念佛的所缘境是阿弥陀佛,往生的所缘境是净土功德。现在人有一个盲点,他以为念佛就自然会往生。要这样讲的话,佛陀讲“至心信乐”就好,不要讲“欲生我国”。佛陀为什么要把净土放进去呢?如果念佛就自己会往生,十八愿应该修改“十方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 。“欲生我国”就不要加了。
你凭什么欲生我国呢?心中对极乐世界都没有念想,你怎么会想去呢?不可能。你只跟阿弥陀佛,没有跟净土感应道交;你只会念佛,不表示会往生。你平时念得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跟往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往生的条件是三资粮“至心信乐”,你把佛号念好,我相信你对弥陀功德有信心,但“欲生我国”这一块就缺了。
所有的念想都要“于境取相,施设名言。”你很想到美国去,心中没有美国依正庄严的念想,你根本不可能产生好乐,你是盲从。美国的马路、树、人、空气,你一定有念想,才会好乐。这是《唯识学》基本的概念,第六意识的活动要“于境取相,要施设名言”。你极乐世界所有的相状都没有,完全陌生,会欲生我国吗?你对极乐世界一片空白,会想往生吗?嘴巴讲讲而已,它没办法打动你的心。
我认为持名跟观想是比例的问题,不能完全不观想,你对极乐世界不能完全不知道。诵经也不错,但跟观想不一样。诵经是全面的诵,它是结缘。真正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