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3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最佳转场 从一条蛇开始吞噬进化 系统:你能别逼着我内卷了吗 如何在移民飞船上吃到菠萝包 殿下的暗卫野翻了 重生之阿三传奇 我在古代买凶宅 执旗于北 盘说 武逆长仙

。保持正念了以后,你再修对净土的皈依,修习对往生的愿力,就容易了。这个是很重要的基础。在净土的基础中,我们前面讲到了大乘的善根,顺从本愿。要顺从本愿先要顺从真如。顺从真如,就是必须具足三种善根:调伏力、引导力、安住力。

    我们前面讲到大乘的三种善根,让一个人从颠倒妄想当中安住真如,我们来看看持戒清净。

    乙二、持戒清净(分二:丙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丙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持戒,更多指的是大乘的持戒。你必须要透过大乘的功德,来远离四种重大的过失,来保护你的善根。我们分两段:第一段、总显三学以戒为本;第二段、别示四重以彰无漏。先看总标,就是戒定慧三学是以持戒清净作根本的。这有两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丙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

    引律标宗: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预记末法: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陀告诉阿难说,你做我的侍者这么多年,应该经常听到我讲到毗奈耶,毗奈耶就是调伏。在调伏的方法当中,有戒定慧三种决定义;为什么戒定慧三学是决定义呢?诸佛的出世说法,有广说、略说的差别。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比较广说,说法三百余会;弥勒菩萨龙华三会,说法只有三会,相对比较少。诸佛的说法有广略的不同,但是他有共同的修行原则是不能变的。法门可以有广略的不同,原则一定是有戒定慧三个主要的重点;这个原则诸佛是不能改变的,叫三决定义。

    哪三个原则呢?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戒定慧,它是有一个次第生起。那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摄心为戒”。这四个字就说明了整个大乘菩萨持戒的基本精神。简单地说,声闻戒是一种事相戒。它偏重在身口二业,谈不上什么摄心不摄心的问题。你如果持声闻戒,一定要加修四念处,否则声闻戒不一定摄住你的心。因为它是从业力的角度断恶修善,它是积集善业。声闻戒如果你不修理观,不修四念处,你的心不一定摄的住。

    但是菩萨戒就不一样了,它是可以摄心的,它一开始的戒法是有戒体。《楞严经》在开显戒法,你读读《楞严经》会很清楚,它整个十卷的经文,一开始不是讲持戒。前面三卷半先讲你的心态,讲戒体——破妄显真。整个三卷半都在讲什么是真?什么是妄?当然先谈根本,它说虚妄是生死的根本,真实是涅槃的根本。什么是虚妄呢?就是攀缘心。

    你只要有所求,不管是你求好的、求坏的,全部是攀缘。菩萨的修学只有愿力,没有追求。

    它意思是你一定要安住真如,安住空性、调伏爱取,然后发起无上菩提心,尤其是安住空性这一块。整个菩萨戒的戒法,它是破妄显真;把你的攀缘心停下来,依止你的戒体,然后才有资格谈持戒。它整个持戒,要套忏公师父常说的一句话,叫“依体起用”。为什么持戒呢?他为了安住菩提心、随顺菩提心、随顺空正见而持戒,他“依体起用”;“用”呢,又加强你的菩提心,加强空正见。

    你为什么持戒?说我不想到三恶道去,我希望持戒让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怪物们说祂们爱我 丑雌一胎多宝,五个兽夫跪求原谅 师姐的脸不好打,主线任务容易卡 桃李春风一剑先 无限再生的我,交易诸天 大周守藏史 战锤矮人 契约符 全宗门都是恋爱脑,唯我是真疯批 你的骷髅兵怎么会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