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官,看到了倒在密支那城下的战友……
美国佬,装备是好,飞机大炮坦克,确实厉害。
但他们怕死,这是古之月得出的结论。
真要拼命,谁赢谁输,还真不好说。
就这样,在引擎的轰鸣、山风的呼啸和车厢板簧不堪重负的呻吟声中,车队爬过一山又一山,
终于在下午时分,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一个位于山坳里、刚刚解放不久的小县城。
县城不大,几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木结构瓦房,偶尔能看到几栋略显气派的砖石建筑,墙上还残留着斑驳的标语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山区特有的湿润泥土气息,混合着街边小摊传来的油炸食物和某种草药的味道。
一些穿着蓝灰色、打着补丁军装的剿匪部队战士,以及穿着各式旧棉袄的老乡,在街上匆匆行走。
看到车队进来,不少人都投来好奇和期盼的目光。
古之月停稳车子,拉上手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
他跳下车,活动着僵硬的四肢,招呼王拴柱和后面的弟兄们开始卸货。
物资主要是粮食、被服和一些弹药箱,沉甸甸的,需要小心翼翼地搬放到指定的临时仓库里。
就在众人忙得满头大汗,吆喝声、搬运声此起彼伏的时候,
突然,街面上传来一阵异样的喧哗。
起初是几个人在跑动、呼喊,声音急促而兴奋,像一颗火星掉进了干燥的柴堆里。
“听说了吗?出兵了!
咱们出兵了!”
“啥?出啥兵?”
“朝鲜!
咱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跟美国鬼子干上了!”
“真的假的?
我的天老爷!”
“千真万确!刚刚传来的消息!
在云山!
咱们的队伍,把美国佬打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这消息像风一样,瞬间刮遍了整个小小的街面。原本秩序井然的卸货现场,一下子骚动起来。
战士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老乡们也纷纷从屋里、从摊位上围拢过来。
人们脸上最初是惊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一种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喜悦和兴奋,像决堤的洪水般爆发出来。
“打赢了?刚去就打赢了?”
一个年轻的小战士张大了嘴,眼睛里闪着光。
“可不是嘛!
云山!大捷!
美国鬼子也不经打嘛!”
“太好了!我就知道!
咱们解放军……不,志愿军,就是厉害!”
“看他们还敢不敢嚣张!”
各种口音的议论声、赞叹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股乐观、激昂的声浪,冲击着古之月的耳膜。
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那种打了胜仗后的热烈气息,驱散了山区的阴冷和潮湿。
王拴柱正扛着一袋粮食,听到这消息,猛地将粮食往地上一撂,激动得脸都红了,一把抓住古之月的胳膊,用力摇晃着:
“师傅!听见没?出兵了!
咱们出兵了!还打赢了!
哈哈,美国鬼子也不怎么样嘛!
纸老虎!照这个打法,这仗估计用不了仨月就能打完!
咱说不定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