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的颜色是淡青色的,上面绣着一朵山茶 —— 和我青衣上的山茶绣纹一模一样!我激动地拿起布料,手都在发抖:“王老人,您看这块布料,是不是马帮人留下的?”
王老人接过布料,仔细看了看:“这确实是以前马帮人穿的青衣布料,而且这山茶绣纹,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 我父亲的遗物里,有一块同样的布料,他说这是当年和他一起走古道的一个姓李的兄弟留下的,那个兄弟也是雅安人,后来在去拉萨的路上失踪了。”
“姓李?” 我心里一震,祖父就姓李!“王老人,您父亲说的那个李兄弟,是不是在 1950 年去拉萨送茶后就没回来?” 我急切地问。
王老人想了想,点了点头:“对,我父亲说就是 1950 年,那时候他还年轻,和那个李兄弟关系很好。那个李兄弟走的时候,也穿着一件绣着山茶的青衣,说等他回来,就娶他在雅安的未婚妻。”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块布料,一定是祖父留下的!他当年真的到过这里,真的和王老人的父亲一起走古道,真的穿着那件绣着山茶的青衣,想着祖母。我把布料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祖父的温度。
离开雨林时,王老人送给我一包他采的药材:“这是雨林里的灵芝,能强身健体,你带着它,接下来的路会好走一些。记住,你祖父是个勇敢的人,他虽然没能回家,但他的精神还在,一直在这条古道上陪着你。”
我穿着重新晒干的青衣,手里拿着祖父留下的布料,心里充满了力量。青衣在风里飘着,像是在为我欢呼,也像是在与祖父的灵魂对话。我知道,离拉萨越来越近了,离祖父当年的终点也越来越近了 —— 而我,一定会带着祖父的牵挂,带着这件飘动的青衣,走完这段最后的路程。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拉萨。当布达拉宫出现在眼前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久久地望着这座宏伟的建筑 —— 红墙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一座神圣的宫殿,静静地矗立在红山之上。扎西说,以前马帮到了拉萨,都会先去布达拉宫脚下朝拜,然后再去城里的大昭寺、八廓街等地,完成最后的行程。
我们在拉萨河畔的一家客栈住下,客栈的老板是个汉族人,姓赵,祖上也是做茶马生意的。赵老板见我穿着青衣,又听扎西说了我的故事,感慨地说:“姑娘,你能沿着茶马古道走到拉萨,真不容易 —— 现在很少有人会走这条路了,更别说穿着这样的青衣。你祖父要是知道,一定会很欣慰的。”
第二天,我和扎西去了大昭寺。大昭寺里香火旺盛,许多信徒在寺内朝拜,手里拿着转经筒,嘴里念着经文。我们跟着信徒的队伍,顺时针绕着大昭寺走,走到寺门口时,我看到许多人在磕长头,他们的额头和膝盖都磨出了茧子,却依然虔诚。扎西说,这些信徒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走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就是为了来大昭寺朝拜 ——“就像以前的马帮,走了几个月,就是为了把茶送到拉萨。”
在大昭寺的一间偏殿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年长的僧人,僧人得知我是沿着茶马古道而来,还带着祖父留下的青衣布料,特意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马帮的往事:“以前每年冬天,都会有很多马帮来大昭寺,他们带来的茶叶,一部分会送给寺庙,一部分会卖给城里的商人。寺庙里的僧人会为马帮的人祈福,希望他们能平安返回。有一年,一支马帮在返回雅安的路上遇到了暴风雪,所有人都以为他们遇难了,可第二年春天,马帮的首领却带着剩下的人回来了,虽然茶包丢了很多,但人都平安 —— 他说,是大昭寺的菩萨保佑,也是他们心里的信念支撑着他们。”
离开大昭寺,我们去了八廓街。八廓街是拉萨最热闹的街道之一,两旁有许多商铺,卖着藏式饰品、唐卡、茶叶等。我在一家卖茶叶的商铺里,看到了一些与祖父当年运送的茶包相似的藏茶,商铺的老板说,这些藏茶都是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和当年马帮运送的茶叶味道一样。我买了一包藏茶,准备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