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勐卡,空气里弥漫着缅桂花的甜香,澜沧江的水也变得格外清澈。玉罕一早便踩着露水来到林晓棠的宿舍,手里捧着一套崭新的傣族服饰 —— 水红色的紧身短衫绣着孔雀纹,靛蓝色的筒裙边缘缀着银线,连头上戴的花帕都绣着细碎的茉莉。
“林老师,明天就是傣历新年了!” 玉罕把服饰放在床上,眼睛亮晶晶的,“按照我们的习俗,新年要穿新衣服,还要去江边泼水祈福。校长说,今年要邀请江对面的老挝村民和孩子们一起过,你可得跟我们一起去!”
林晓棠抚摸着筒裙上细腻的针脚,心里满是感动。自从上次洪水过后,她和孩子们的关系越发亲密,波乔也渐渐开朗起来,每天都会主动用汉语和她打招呼。她笑着点头:“好啊,我早就想体验傣历新年了,就是不知道这身衣服我穿不穿得惯。”
“放心,我妈妈特意按照你的尺寸做的!” 玉罕拉着她走到镜子前,帮她换上服饰。短衫贴合身形,筒裙垂坠感极好,走动时裙摆轻轻摇曳,像孔雀开屏时的羽毛。玉罕又帮她把花帕系在头上,插上一朵新鲜的缅桂花:“你看,多好看!比我们傣族姑娘还俊呢!”
第二天清晨,林晓棠跟着玉罕来到江边的广场。此时的广场早已热闹非凡,村民们穿着各色傣族服饰,手里端着银盆,盆里装满了清水。江对面的老挝村民也划着竹筏赶来,竹筏上载着水果、糯米粑粑,还有老挝特色的织锦。波乔和他的妈妈也来了,波乔穿着白色的老挝传统服饰,看到林晓棠,立刻笑着跑过来:“林老师,你今天真漂亮!”
“波乔也很精神呀。” 林晓棠蹲下身,帮他理了理衣领,“等会儿泼水的时候,可别把自己浇成落汤鸡哦。”
随着校长岩叫敲响铜锣,泼水仪式正式开始。孩子们最先冲了出去,拿着小瓢舀起清水,轻轻泼在大人身上。林晓棠刚走到广场中央,就被岩光泼了一脸水。“林老师,祝你新年平安!” 岩光笑着喊道,又跑向其他同学。
林晓棠也拿起银盆,舀了些清水,走到波乔妈妈身边,轻轻泼在她的肩上:“阿姨,新年快乐!” 波乔妈妈笑着回泼过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林老师,谢谢你照顾波乔,你是好孩子。”
广场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清水飞溅,像一串串透明的珍珠。林晓棠看着身边相互泼水的中老村民,看着孩子们手拉手奔跑的身影,突然觉得,这清水不仅洗去了过去的烦恼,更浇灌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她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筒裙,裙摆被水打湿,却依旧鲜艳 —— 这条裙子,成了她融入这片土地的见证。
傍晚,大家围坐在广场上,分享着带来的食物。老挝村民带来了香气扑鼻的竹筒饭,傣族村民则端出了酸甜可口的柠檬撒。林晓棠尝了一口竹筒饭,糯米里混合着竹子的清香,格外美味。波乔坐在她身边,一边吃着糯米饭,一边用汉语给她讲老挝的新年习俗:“林老师,我们老挝新年会挂灯笼,还会跳传统舞蹈,下次我带你去我们村寨看看好不好?”
“好啊,” 林晓棠笑着点头,“等放暑假了,我们就一起去。”
那天晚上,林晓棠躺在床上,摸着身上还带着淡淡水汽的筒裙,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在勐卡的日子,每一件衣服、每一个节日,都成了她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第六章 跨境图书角
进入五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林晓棠看着教室里孩子们课间只能在走廊上玩耍,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 她想在学校里建一个图书角,让孩子们课间有地方看书,还能让中老孩子互相分享本国的书籍。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校长岩叫和玉罕,两人都十分支持。“林老师,这个主意好!” 岩叫激动地说,“我们学校的书太少了,孩子们想看都没得看。就是…… 经费可能有点紧张。”
林晓棠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她笑着说:“校长,经费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联系我大学的同学,让他们帮忙捐赠一些书籍。另外,我还想邀请江对面的老挝学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