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下,压着一只年轻的山魈,它的后腿被岩石卡住,无法动弹,旁边还有几只山魈围着它,焦急地转圈,发出哀嚎声。而在它们不远处,站着那只领头的山魈,它看到我们,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但更多的是无助。
“它的腿可能断了。” 岩龙轻声说,“我们得把岩石移开,不然它活不了多久。” 我们慢慢靠近,领头的山魈没有发动攻击,只是挡在其他山魈前面,低声低吼着。我从背包里取出撬棍,递给岩龙,然后我们一起用力,试图把压在年轻山魈腿上的岩石撬开。
岩石很重,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撬起一条缝隙。年轻的山魈趁机抽出后腿,但它刚一站起来,就因为疼痛摔倒在地,发出痛苦的叫声。领头的山魈立刻跑过去,用鼻子蹭了蹭年轻山魈的身体,像是在安慰它。
我从背包里取出急救包,里面有绷带和消炎药。我慢慢走过去,示意领头的山魈我没有恶意。它盯着我手里的急救包,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让开了位置。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检查年轻山魈的腿 —— 万幸,只是脱臼了,没有骨折。
我按照急救知识,轻轻将年轻山魈的腿复位,然后用绷带包扎好。整个过程中,年轻的山魈虽然很疼,但没有挣扎,只是偶尔发出几声低吟。领头的山魈一直站在旁边看着,眼神从警惕慢慢变成了温和。
处理好年轻山魈的腿后,我们准备离开溶洞。就在这时,领头的山魈突然走到我面前,用鼻子蹭了蹭我的手,然后转身朝着溶洞深处走去,走了几步后,又回头看了看我们,像是在邀请我们。
我和岩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我们跟着领头的山魈往溶洞深处走,大约走了一百多米,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片光亮。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湖泊,湖泊的上方有一个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在湖面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地下湖泊的岸边,散落着一些野果和坚果,还有几只山魈在湖边喝水。领头的山魈走到湖边,捡起一颗最大的野果,递给我。我接过野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 原来,这些被当地人视为 “山精” 的生物,也有着温柔的一面。
我们在地下湖泊边待了大约一个小时,和山魈们慢慢熟悉起来。年轻的山魈已经能够慢慢走动,其他山魈也不再对我们充满警惕,甚至有几只小一点的山魈,跑到我身边,好奇地嗅着我的背包。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准备离开溶洞。领头的山魈送我们到溶洞入口,看着我们走出缝隙后,才转身回到溶洞里。我回头看了一眼溶洞,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保护好这片山林,保护好这些可爱的生物。
离开老林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岩龙一边走,一边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红脸客’很可怕,但今天我才知道,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这片山林的孩子。” 我点点头,深有感触 —— 这次文山探险,不仅让我找到了札记中记载的 “山精”,更让我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回到莲花塘镇后,我整理了这次探险的照片和录音,写下了详细的探险日记。我没有把山魈的具体位置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不想让它们受到人类的打扰。我知道,这片文山秘境,是属于山魈的家园,也是属于所有热爱自然的人的精神家园。
后来,我又多次回到文山,每次都会去老林沟看看,但我再也没有进入过溶洞,只是在远处的山林里,偶尔能看到山魈的身影。它们依旧生活在这片密林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我,也成为了它们最忠实的守护者。
这次文山初遇山魈的经历,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它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还有很多美丽的生命等待我们去守护。而那些隐藏在密林深处的生灵,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