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左眼见飘心中喜貳 > 第七十九章文山初遇山魈(一)

第七十九章文山初遇山魈(一)(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东宫儿女行 末世:从红月开始 满城婳 系统出错后,我成了LPL救世主 都穿越了谁还当渣男啊! 不装舔狗后,她踹了渣男嫁亿万总裁 深宫曲之主控她不理解 权力巅峰:从县委大院开始 星空宇内吾咋独尊了了呢 穿越网王之网球公主

2015年农历六月,我背着重达 32 斤的登山包站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边缘小镇时,手机信号最后一次跳动后彻底消失。空气里弥漫着腐叶与野兰花混合的潮湿气息,远处青灰色的喀斯特峰丛像沉睡的巨兽,被晨雾缠绕着只露出半截轮廓。这次来文山,并非一时兴起 —— 三个月前在古籍市场淘到的一本民国时期《滇南秘境札记》,泛黄纸页上用毛笔写着 “西畴县南三十里,有林深不见日,时有山精出没,面赤如火,声若裂帛”,配图是寥寥几笔勾勒的猴形生物,却让我这个痴迷于西南少数民族传说的探险博主心痒难捱。

小镇名叫 “莲花塘”,只有一条主街,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我找到提前联系好的向导岩龙时,他正坐在自家吊脚楼的火塘边削竹篓,黝黑的脸上刻着深山里阳光与风雨留下的沟壑。“你真要去‘老林沟’?” 他把削好的竹片扔进竹筐,声音带着几分迟疑,“上个月寨里的阿婆去采草果,看见过那边的‘红脸客’,回来就病了三天。”

“红脸客” 是当地对山魈的称呼。我知道山魈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中国境内并无野生种群记录,但《滇南秘境札记》的作者顾秋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植物学家,曾在文山生活五年,他的记载向来严谨。我从背包里掏出札记递给岩龙,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他说‘山精通体覆褐毛,臀呈紫蓝,群居岩穴,喜窃农物’,这分明是山魈的特征。或许是清末民初有人从海外引入,在文山的密林里繁衍下来了?”

岩龙接过札记,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摩挲。他是壮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文山,对这片山林的敬畏刻在骨子里。“老林沟以前是土司的猎场,后来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路很难走。” 他起身从墙角拖出一双草鞋,鞋底密密麻麻钉着铁皮,“明天天亮出发,带够三天的干粮,遇到‘红脸客’,千万不能跑,也不能盯着它们的眼睛。”

当晚我住在岩龙家的阁楼里,窗外传来蛙鸣与虫唱,偶尔有夜鸟的啼叫划破夜空。我打开手电筒,翻看着札记里的地图 —— 老林沟的核心区域标注着一个 “溶洞群”,顾秋鸿在旁边批注:“洞中有暗河,山精巢穴在洞深处。” 我摸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按下开关:“2024 年 6 月 15 日,文山莲花塘镇,明天将进入老林沟,目标是寻找札记中记载的‘山精’,也就是疑似山魈的生物。目前不确定是否存在危险,但根据当地人口述,这些生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岩龙就叫醒了我。早餐是玉米粥和烤红薯,他往我背包里塞了一把晒干的艾草:“山里的蚂蟥多,艾草能驱避。” 我们背着装备出发,沿着一条被茅草掩盖的小路往老林沟走。起初路面还能看到人为踩踏的痕迹,越往深处走,树木越茂密,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文山的热带季雨林果然名不虚传。树干上缠绕着粗壮的藤蔓,像巨蟒般垂落;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腐叶,踩上去软绵绵的,偶尔会陷下去半只脚。岩龙手持砍刀在前面开路,刀刃划过藤蔓时发出 “咔嚓” 的声响。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一条溪流边,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上附着绿色的苔藓。

“在这里休息一下。” 岩龙放下背包,蹲在溪边洗手。我也走过去,掬起一捧溪水,冰凉的触感瞬间驱散了疲惫。就在这时,我听到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 “簌簌” 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穿梭。“是猴子吗?” 我轻声问。岩龙的脸色突然变得严肃,他竖起手指放在嘴边,示意我不要说话,然后缓缓站起身,握紧了手里的砍刀。

响声越来越近,伴随着树枝摇晃的声音。我屏住呼吸,顺着岩龙的目光望去 —— 只见十几米外的一棵大榕树上,蹲坐着几只通体褐色的生物,它们的体型比普通猴子大得多,脸部是鲜艳的红色,屁股则呈现出诡异的蓝紫色。其中一只体型最大的,正用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盯着我们,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观察猎物。

“是‘红脸客’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这个武神太极端了 与BOSS一同拯救世界 清梦大帝 大G,咖啡机与哥布林 看守废丹房五年,我偷偷成仙了 未婚妻把我当狗,却不知我是魔帝传人 我有一颗大帝妖丹 走阴玄鬼术 仙子,请放下矜持 不死不灭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