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事情我也不管。李老板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就只有那个手机号,现在也打不通了。”
陈建军听了,心里凉了半截。他还想再问问什么,可老头却摆了摆手,说道:“你也别在这儿等了,没用的,李老板不会来的。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去吧,别白跑一趟。”
陈建军只好无奈地离开了传达室。他沿着围墙慢慢走着,心里琢磨着,李志明肯定不会就这么凭空消失,说不定厂房里还藏着什么线索。他抬头看了看围墙,不算太高,大概有两米多,围墙顶部的铁丝网有些地方已经松动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浮现 —— 晚上来夜探厂房,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回到小旅馆,陈建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夜探厂房虽然有风险,但这是目前唯一能找到线索的办法了。他仔细回想了白天在厂房门口看到的情况,传达室的老头看起来年纪不小了,晚上应该睡得比较沉,而且厂房里似乎没有安装监控设备,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
不过,夜探厂房也不能掉以轻心。陈建军起身,开始在房间里翻找可能用得上的东西。他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件黑色的外套和一条黑色的裤子,晚上穿深色的衣服不容易被发现。他还找了一双旧运动鞋,鞋底比较软,走路声音小。
接着,他又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电筒、一副手套和一根撬棍。手电筒是用来照明的,手套可以防止留下指纹,撬棍则是用来撬开可能锁住的门或窗户。他还买了一瓶水和一些面包,万一在厂房里待的时间长了,可以补充一下体力。
晚上 9 点多,陈建军换上了黑色的衣服和鞋子,把手电筒、手套、撬棍、水和面包放进一个黑色的背包里,悄悄地离开了小旅馆。街道上已经没什么行人了,只有几盏路灯发出昏暗的光。他沿着白天走过的路,朝着鑫源五金厂房的方向走去。
夜晚的风有些凉,吹在脸上,让陈建军打了个寒颤。他加快了脚步,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大约半个小时后,他再次来到了鑫源五金厂房的围墙外。传达室里的灯已经灭了,看来老头已经睡着了。
陈建军绕着围墙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围墙的西北角有一处铁丝网松动得比较厉害,而且那里正好对着一片树林,即使有人经过,也不容易发现。他决定从这里翻墙进去。
他先把背包放在地上,然后双手抓住围墙顶部的砖块,双脚蹬着围墙,慢慢地往上爬。围墙不算太高,他很快就爬了上去。他小心翼翼地把松动的铁丝网拉开一个口子,然后慢慢地从围墙上跳了下去。落地时,他尽量放轻脚步,避免发出声音。
进入厂房后,陈建军打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厂房里比他白天看到的还要荒凉,到处都是灰尘和废弃的物品。他沿着厂房的墙壁慢慢走着,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比如李志明的办公地址、财务报表或者其他的联系方式。
厂房的一楼是生产车间,里面摆放着几台大型的机器,机器上布满了灰尘和铁锈。陈建军走到机器旁边,用手电筒照了照,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他又仔细检查了车间的各个角落,还是一无所获。
接着,他沿着楼梯来到了二楼。二楼是办公区,有几间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室。陈建军先来到了最东边的一间办公室,门上挂着 “总经理办公室” 的牌子,应该是李志明的办公室。他试着推了推门,门是锁着的。他从背包里拿出撬棍,小心翼翼地插进锁孔,轻轻一撬,“咔哒” 一声,门锁开了。
他推开门,走了进去。办公室里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桌子上积满了灰尘。他用手电筒照着桌子,仔细翻找着。桌子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文件,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合同和报表。他耐心地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希望能找到与欠款相关的证据。
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他在桌子最录着李志明的一些日常开支和业务往来。他快速地翻看着,突然,他看到了一页记录,上面写着 “202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