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836章 从来板荡识诚臣(下)

第836章 从来板荡识诚臣(下)(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九厄剑骨:逆命斩天录 乱世逐鹿:从箭术开始爆肝修行 我不是大明星啊 相府忘恩?暴戾九千岁逼宫夺妻! 独宠,成婚后权势滔天墨总夜夜撩 云养病弱哪吒后,病娇战神超粘人 怒甩校花老婆,问鼎权势巅峰! 小助理变美后,抢了大明星的金主 离职小米后,我成了友商公敌 一觉醒来我有了美貌王夫

佟养量给高塞、叶步舒、常舒、克德、杰殷等人留下七千兵马,自己率八千兵马风急火燎地赶往北京救驾,一路上又命驻深井堡的梅勒章京马程祯部二千镶黄旗汉军、驻保安州的甲喇章京吴天寿部一千五百正白旗汉军、驻怀来卫的甲喇章京祖植椿部一千五百镶白旗汉军与自己会合,行进至延庆州境内时,兵力已经增长到一万四千众。“告诉全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日夜兼程,就算跑死了战马,也要给本帅赶路”,大清忠臣佟养量声嘶力竭地下令。

——

真定府真定县,一座气势非凡的牌匾上书有“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兼管河道”几个大字,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保定巡抚衙门了。听说西番入寇,此刻的巡抚衙门外,再无往常的镇定,处处可见手握钢刀的军士。

衙门内的一间偏房内,两个人正议着军事。年纪大些的约莫五十岁左右,胡须斑白,精神矍铄,乃是保定巡抚刘祚远;年轻些的不过三十多岁,虎背熊腰,双目炯炯有神,乃是真定府副将署总兵事刘秉钧。

刘祚远出身于名门望族:安丘刘氏。这个年代,刘氏出了刘正衡、刘正宗、刘祚远三位进士。从第一位进士刘希龙起,老刘家便世代考着大明的科举,自然是忠于大明的。可兵荒马乱的年代,命运由天定、半点不由人。清军入关,刘正衡、刘正宗兄弟南下金陵,辅佐福王,意图恢复。可福王小朝廷乌烟瘴气,难成气候,被清军攻灭后,不得不返回家乡。满清定都北京后,为巩固政权,下旨起用明朝旧吏。刘正衡以目疾拒绝清廷的录用,刘正宗则做了清朝的官,历任翰林国史院编修、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弘文院大学士、吏部尚书、少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职,为官勤勉,颇有政绩。因为文章写得好,又擅长诗词和书法,很得顺治帝赏识,经常与皇帝一起谈诗论书,不仅是皇帝言听计从的宠臣,也是其文墨挚友。不过近年来,因为顺治帝迷于佛教,疏于朝政,他上疏劝谏,逆了龙鳞,渐有失宠之势。

刘祚远是刘正宗族从孙,顺治十二年乙未进士,沾刘正宗的光,官运亨通,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吏科给事中、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主事、历稽勋郎中、四译馆太常寺少卿、大理寺正卿、保定巡抚等职。此人在任内清慎称职,秉公办事,廉洁尽责,官声还是很好的,曾于顺治十四年秋奉旨典试陕西,有奸吏徇私作弊,被其立案严惩,全省典试肃然,顺治帝闻奏报,大加赞誉。因为同族的从叔祖刘正宗是顺治帝的宠臣,本人又屡屡被皇帝拔擢,他对年轻的顺治皇帝心怀感激,常思报效。机会来也!卫军入寇京师,朝廷再三催促各地兵马驰援京师。一听君父有难,身为大清忠臣的他立即召集真定府副将署总兵事刘秉钧来巡抚衙门商议入卫京师之事。

“刘副戎,卫军兵逼北京,皇上危急,正是我辈舍生救主之时也。汝速备齐兵马,与予同去北京救驾”,一见面,他便急切地对刘副将说。

刘秉钧苦笑,“抚院,您是知道的。朝廷已经多次抽调真定镇的兵马去宣府、大同增援,如今真定镇仅剩镇标左营、镇标右营、倒马关营三个营头、三千兵马。这么点兵马,守卫驻地尚且不足,哪来的余力入卫京师”

“汝之难处,本抚尽知。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救驾。岂有天子有难,为臣者置之不理之理”刘祚远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大道理,然后说道:“驻地的守卫可让地方官带些衙役、捕快维持,汝速集结三个营头全部兵马随吾的抚标一同去北京护驾”。

刘祚远的抚标其实也被抽调了一半,只剩一个营头一千人马,加上刘秉钧的三千人,满打满算也只有四千之众,可身为大清忠臣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率军入卫北京。

只不过,事情往往很滑稽。刘巡抚一心舍生护主,可他在朝中的靠山、从叔祖刘正宗此刻正受到政敌的弹劾。政敌见刘正宗因为劝皇帝不要迷于佛教,失了宠信,弹劾他打击同僚、贩卖私盐。另一个时空,顺治帝气刘正宗干涉自己信佛,命人当众宣读弹劾他的奏疏,想让其认错。不料刘正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臣妻如锦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顶流他妹直播玄学种田后火了 人在佛罗里达:开局垂钓金枪鱼! 华娱,这个美术生想当导演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穿越魂穿魔道祖师甜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红楼梦中梦之晴雯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