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泛起涟漪:“红军万岁!”“会师胜利!”
冉少波站在主席台上,望着台下军民同心的景象,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神兵不是神,是跟着红军闹革命的受苦人!过去我们信神佛,却挡不住苛捐杂税,护不了妻儿老小;如今我们跟着红军,有了真正的信仰,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我们要让黔东的红旗永远飘扬,让天下的穷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台下众人齐声应和,声浪如潮。几位白发老人被战士们搀扶着走上台,其中一位老者颤抖着握住贺龙的手:“军长啊,我们盼红军盼了多少年!王家烈的兵把我们逼得没活路,是你们来了,才让我们看到天亮!”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捧精心挑选的稻谷,“这是今年的新米,红军兄弟尝尝,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贺龙接过稻谷,放在鼻尖轻嗅,眼中泛起泪光:“老人家,这不是普通的米,是百姓的心啊!我们红军打仗,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过好日子!”他转身对台下高声道:“从今天起,木黄镇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要分田地、办学校、建医院,让黔东的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
大会结束后,李天保独自来到镇后的山坡。昨夜那位老道竟已在此等候,晨光洒在他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身边还站着几位虚影——正是张羽勋、冉伯祥等神兵英烈,他们的身影比昨夜清晰了许多,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李团长,我们要去轮回了。”张羽勋的虚影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这些年托百姓香火与天地灵气庇佑,总算等到红军到来,看到你们走上正途,我们也能安心离去了。以后黔东的天,就靠你们撑着了。”
李天保含泪点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泥土里:“放心吧,我们会跟着红军,打出个太平盛世!不会让你们的血白流,不会让百姓再受欺压!”英烈们的虚影化作点点星光,如萤火虫般环绕着他飞了一圈,随后缓缓消散在晨光中,空气中留下一句缥缈的话语:“红旗不倒,英魂不散。”
老道也稽首道:“贫道使命已毕,就此别过。”他化作一道金光飞向梵净山,身影越来越小,只留下一句话在风中回荡:“红旗所指,民心所向;忠魂不泯,山河永固。”金光消失的瞬间,山间传来阵阵松涛,像是无数人在低声应和。
李天保站在山坡上,望着朝阳洒满黔东大地,金色的光芒覆盖了田野、村庄和山峦。木黄镇的河滩上,战士们正和百姓一起平整土地,准备修建新的营房;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歌声顺着河水飘向远方;孩子们追逐着扛枪的战士,笑声清脆得像银铃。红旗在镇中心的旗杆上高高飘扬,红得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与天边的虹光连成一片。
他伸手摸了摸胸口的小红旗,能感受到布料的温热和丝线的粗糙,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从今天起,神兵的故事将融入红军的历史,那些曾寄望于神佛的百姓,终将在红旗的指引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真正的天下太平。
不远处,文贵弟带着“七仙女”支队的女兵们正在教妇女们识字,河滩上用石子摆出“平等”“自由”的字样,阳光照在她们脸上,每个人的眼睛都亮闪闪的。几名老工匠在修复被战火损坏的农具,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里,藏着对未来的期盼。
而木黄镇上空那道七彩长虹,久久未曾散去,不仅是会师的见证,更是民心与信仰交织的图腾,永远映照在黔东的山水之间。它提醒着每一个人: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苦难与抗争,又有着怎样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力量。
李天保深吸一口气,转身向镇里走去。脚下的山路还留着昨夜战斗的痕迹,却已开始长出新的草芽。他的脚步坚定而沉稳,每一步都踏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身后是朝阳,前方是未来,是无数黔东儿女用热血与信仰铺就的革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