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俯冲而去。它们嘴里含着水,精准地浇在火把上,火把顿时熄灭了。
白军们吓了一跳,纷纷举枪射击。但桶水鸟飞得极快,在树林里穿梭自如,时不时俯冲下来浇水,把白军的火把一个个浇灭。林子里顿时一片漆黑,白军们乱作一团,骂骂咧咧地四处躲闪。
"就是现在,走!"赵虎趁机带着战士们悄悄撤离。他们在密林中穿行,身后传来白军的枪声和咒骂声,但已经离得越来越远了。
跑出老远,大家才停下来喘口气。王强抹了把脸上的汗,笑着说:"排长,这桶水鸟真是咱们的福星啊!"
赵虎也觉得奇怪,这鸟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但他来不及多想,看了看天色:"天亮了,白军很快会重新组织搜索,咱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他们继续往山顶爬,积雪越来越深,有些地方甚至没过了膝盖。战士们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走在最前面的王强突然"哎哟"一声,掉进了一个雪坑里。赵虎赶紧伸手去拉,才发现那是一个被积雪覆盖的山洞。
"大家进来避避风雪。"赵虎灵机一动。这个山洞不大,但足以容纳五个人。他们钻进去,用树枝挡住洞口,暂时安全了。
山洞里比外面暖和不少,战士们靠在一起取暖。赵虎检查了一下大家的伤势,除了他自己的左臂,还有一个叫李根生的战士崴了脚,其他人都还好。"根生,你的脚怎么样?"他问道。
李根生咬着牙:"没事,排长,能走。"他是个年轻的湖南兵,才十五岁,是部队里年龄最小的战士。
赵虎从背包里掏出最后一点干粮,分给大家:"省着点吃,咱们还不知道要在山上待多久。"他看着洞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心里有些沉重。大部队已经走远了,他们五个人成了断线的风筝,能不能活下去全看自己了。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了脚步声。赵虎示意大家安静,握紧了手里的步枪。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洞口——是向二柱!他背着一个竹篓,正四处张望。
"二柱?"赵虎又惊又喜。
向二柱看到赵虎,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排长!我可找到你们了!"他钻进山洞,从竹篓里掏出红薯、玉米饼和一小袋盐,"这是我爹让我送来的,他说你们肯定需要吃的。"
战士们看着这些食物,眼眶都红了。在这种时候,老百姓的支持就是最大的温暖。赵虎紧紧握住向二柱的手:"谢谢你,二柱,谢谢你爹!"
向二柱挠了挠头:"我爹说,你们是好人,是为咱们穷人打仗的。他还说,白军在山下搜得紧,让你们千万小心。"他又从怀里掏出一把柴刀,"这是我家最好的刀,你们可能用得上。"
赵虎接过柴刀,心里一阵感动。在这生死关头,还是老百姓最可靠。他让向二柱赶紧下山,免得被白军发现。向二柱临走时,塞给赵虎一个布包:"这是我娘做的鞋垫,暖和。"
看着向二柱消失在风雪中的背影,赵虎打开布包,里面是五双厚厚的布鞋垫,针脚细密,还带着余温。他把鞋垫分给战士们,声音有些哽咽:"同志们,咱们一定要活下去,不能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战士们点点头,把鞋垫小心翼翼地放进鞋里。虽然身处绝境,但每个人的心里都燃起了希望。他们知道,只要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天亮后,风雪渐渐停了。赵虎带着战士们钻出山洞,继续往山顶攀登。他们必须尽快摆脱白军的追击,找到大部队的踪迹。
山路越来越陡峭,有些地方几乎是垂直的悬崖,只能靠手脚并用往上爬。李根生的脚伤越来越严重,每走一步都疼得龇牙咧嘴,但他咬着牙,从没喊过一声苦。王强见状,干脆把他背了起来,在雪地里艰难地前行。
"王强,放我下来吧,我自己能走。"李根生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咱们是战友,就该互相帮助。"王强憨厚地笑了笑,脚步却没有丝毫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