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黔东人民仍然要倡导艰苦奋斗精神,牢记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革命传统,发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做到居安思危、戒奢尚俭。
(三)团结协作、奋发图强的精神
红三军之所以能在黔东建立根据地,所依靠的是一种团结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黔东人民永远忘不了:在红六军团石阡甘溪战斗失利后,贺龙亲率大军长途跋涉百里外接应,两军团会师后,贺龙代表黔东军民,为红六军团营以上干部配备了马匹等等动人的故事。黔东人民永远也忘不了:红军为百姓挖穷根,而百姓自己吃野菜、树皮,把仅有的粮食送到红军军营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因为有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各民族团结,才有根据地的巩固和拓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黔东人民仍然需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树立大局观念和中心意识,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协调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摒弃各自为政和只顾局部的狭隘思想,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四)依靠群众、为民谋利的精神
在黔东苏维埃运动中,红军与人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红三军帮助人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人民拥护红军,自觉为红军护理伤病员,传送情报,纷纷把自己的亲人送到部队当红军。全面推进黔东小康社会,每个党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坚持了群众路线,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才能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提炼出来,变成我们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人民增产增收,推进黔东小康社会、和谐铜仁建设。
英勇的黔东军民创造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培植了黔东革命精神,这笔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老区各族人民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