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调校过程中对下压力的取舍。
这里面的取舍涉及到弯中稳定、出弯加速、极速性能、轮胎损耗等方方面面。
吴轼虽然能够更好控制赛车并尽量保胎,可也需要工程师团队帮他找出理论数值最好的一面。
周四走完赛道后,车队内部就召开了会议。
几位工程师先后针对铃鹿赛道历年的情况给出了分析,给出了各项的基础调校参数。
吴轼和马萨也需要就此发言。
当然,这个环节主要是马萨在说,毕竟吴轼没有开f1正经跑过这条赛道。
会议最后,克莱尔说道:
“我们的目标不是维持领奖台,我们的目标一定是冲着胜利去的!只有胜利才能继续领先!不然就都是空中楼阁!
“只要每多一场胜利,我们的机会就会多很多!”
鼓舞军心,提振士气,这也是克莱尔这位副领队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了。
结果等到星期五,果然天色阴沉,随后就下雨了。
一练前五十分钟基本上没有做成绩的空间,而且吴轼想要极限调车的想法也落空了。
直到最后十分钟雨才小了。
车手们纷纷做出圈速,最后竟然是赛恩斯以1分49秒434的成绩拿到了第一。
不过参考意义不大,一练跑得多的车手跑了十几圈,跑得少的车手就上场溜达了一圈。
二练在下午两点,开始时倒没有雨,可赛道也没有干。
结果等到大家就要把赛道跑干的时候,又特么下雨了!
最后大家只能上半雨胎测试。
二练,科维亚特以1分48秒277的成绩领跑,身后是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
法拉利落后前方车手几乎两秒,上一站的优势荡然无存。
这就是f1比赛,神一场鬼一场如此常见。
连续两场练习赛没有得到实际的调校机会,吴轼也有些烦躁。
可是马萨更惨,他压根连上场都没有上场。
威廉姆斯练习赛惨淡收场已经成为了节目惯例,所以大家以平静的心对待。
就连记者都提问吴轼,是不是准备明天排位赛再给众人一个惊喜。
吴轼表示难以回答,他人都要麻了。
好在,第二天,周六,终于迎来了干地。
这是最后的调校机会。
连续一天的雨水,让今天的温度并不高。
吴轼用三次进站、七圈时间找到了两个高速弯区域所需的最低下压力。
工程师立即进行了数据计算,发现下压力还是需要更高些。
不然吴轼在几个慢速弯出弯的时候依然面临后轮下压力不够,加速跟不上的情况。
等到比赛还剩下十分钟,最后一轮终于调整完成。
匹配好了最佳属性的车之后,吴轼换上专门留下的新中性胎尝试着进行了一圈飞驰。
效果非常好,他直接拿到了1分34秒297的成绩,位列第三名。
仅仅落后汉密尔顿千分之五秒。
落后罗斯伯格零点三秒。
这是非常难得在练习赛就有机会接近梅奔的机会。
来到低温高速赛道,梅奔引擎给力后,调车明显多了不少空间。
但目前各支车队都还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对轮胎的测试并不充分。
这站倍耐力给出的是橙色硬胎和白色中性胎。
白胎肯定更快,可两者的长距离性能没有得到充分论证。
这无疑存在着巨大的策略漏洞。
“喔,吴轼在三练的速度真不慢,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在排位赛他大有可为啊。”
“嗯,我们看到,梅赛德斯的速度又回来了,而法拉利却有些不妙,他们在三练不如梅奔,不如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