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阳的距离 > 第16章 第十六章 “亲华派”日本人

第16章 第十六章 “亲华派”日本人(3 / 6)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谁是谁妃 嫣然笑睥天下:醉心皇后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综武:请叫我改命大师 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 我在北美当地主 圣杯战争都打穿了,还说是龙族? 御兽:我的灵宠拥有游戏面板 吞噬亿万丧尸,魔修的我无敌了 山河稷

持,从此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随着房地产公司纷纷倒闭,日本银行的坏债也越积越多。根据索罗门证券公司人士的估计,日本银行的坏债从1981年的1万亿日元,猛增至1995年的100万亿日元,折合一万亿美元。

日本的银行体系具有世界最大的规模,私人银行的贷款总额为700万亿日元,折合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根据国际贷币基金按相同口径计算的统计数字,美国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银行在内的私人银行,其贷款总额为4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国债几乎为5万亿美元。敞若将英、法、德三国银行贷款总额相加,也仅仅同日本银行的贷款总额大体持平。

世界上15家最大的银行中,有9家是属于日本的银行。日本地区性商业银行的规模也很庞大。日本还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金融部门,大银行的存在有利于国家利益。日本银行体系具有庞大的规模,原因之一是日本具有很高的储蓄率。据经合组织的统计数字,1993年日本国民的净储蓄额接近8190亿美元,几乎占整个工业世界的56%,相比之下,美国的冷储蓄为750亿美元,仅占5%。关键的问题在于银行贷款的质量究竟如何?近数十年中,日本财政部引导着日本金额巨大的储蓄投向工业和新技术领域,促进了日本工业引人注目的发展。日本银行的贷款质量相当高,1980年坏债总额仅为1万亿日元,折合100亿美元。坏债率仅为0.5%。但是,1985年普拉札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银行的帐面资产和贷款总额都迅猛增长,日本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开始出现问题。这一时期内,日本银行的投资重点从生产和工业领域转移出去,投向了所谓“后工业社会”的服务行业。1965年以前,日本150家最大银行的贷款中,有65%投向了国民经济的生产领域,仅有6%向了非生产领域,此处指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服务行业。直至1975年,日本最大的150家银行的贷款中,投向生产领域的贷款依然占了总额的一半以上。但是,从1978年美国施加压力以后,投向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急剧衰退,而非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则骤然增长。至1985年;生产领域的贷款下降为总额的38%,但是,仍然高于投向非生产领域的贷款,后者上升为贷款总额的26%。

自从1985年普拉札协议之后,贷款投向的比重则完全颠倒过来了。至1990年,生产领域的贷款所占比重下降为25%,而非生产领域的贷款比重则上升为37%。这种贷款比例一直持续至今。倘若日本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之后,仍然将投资重点集中在工业、科学和技术领域,那么今日世界的面貌将会截然不同。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从1992年初以来,尽管150家最大银行的贷款停止了增长,但是,非生产性贷款仍然缓慢增长,这意味着生产性贷款实际上开始下降。1995年第一季度,150家最大银行的贷款总额,甚至出现了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下降,下降幅度为2万亿日元,整个银行体系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贷款总额下降了5万亿日元。这就意味着,银行体系未能增加生产性贷款,而生产性贷款才能挽救坏债损失,支持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恢复正常运转。日本还深深陷入欧洲美元市场投机之中。日本银行驻伦敦和纽约的分支机构,发放了大量海外美元贷款,仅仅按日元计算而不考虑汇率乘数.其贷款总额就增长了三倍之多、日本150家最大的银行提供的海外贷款,从1985年的27万亿日元猛增至1990年的75万亿日元。尽管日本银行己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冲销坏债.但是.其坏债数量仍然继续增长。

日本的产业策划者为何会容忍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灾难发生的原因的确令人难以理解.正确的解释只能是英美金融资本对日本国家的攻击.所采用的攻击手段是一种典型的威尼斯泡沫骗局。历史上.威尼斯金融家们曾经反复运用过这种泡沫经济骗局。先是蓄意制造资产价格的虚假膨胀.诱骗当地市场投资者纷纷投入陷阱,获利后便撤资触发泡沫经济崩溃.让当地投资者陷入恐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寒门状元 大明,我来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第一权臣